杨得志、韩先楚,开国上将中这两位功劳极大,军事水平极高,那么两相比较,谁更强一些?

直接甩结论最容易,但也最没看头。我知道冲着这个标题点进来的军史同好们,都想看看这两位老将军的综合水平衡量。

如果抱着这个想法,那您点进来就对了。

一、上将谁最猛

十大元帅十大将看资历和战功,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资历更重要。这一点大家看粟裕大将和陈毅元帅的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论战功粟裕足以代表三野成为元帅,但资历是极大的短板,无法和十位元帅相提并论。题外话就此打住。

到了上将层面,基本就是战功第一,资历第二,授衔时所任职务作为基本衡量。

57位开国上将,除了萧克上将远远超过其他56位,余者资历职务都差不多。但上将们的战功却是泾渭分明的。

第一梯队的猛将,如王震、张宗逊、陈锡联、杨勇、陈士榘、许世友、叶飞、韩先楚、刘亚楼、邓华、黄同学、杨得志、杨成武等等,分别是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顶尖高手,比其他上将和中将群体有相对明显的等次优势。

依据呢?上将们各自亲自指挥过的战役,比如陈锡联飞兵宿县,一个纵队围歼敌军近一个军的兵力;比如陈士榘上将打洛阳、打开封、灭黄维,雷霆万钧,炮至必胜;比如韩先楚四保临江,解放海南;比如刘亚楼33小时拿下天津城,杨得志从红军时代打到对越作战等等。

那么第一梯队猛将中,谁又能排到前几名呢,尤其是第一之桂冠,谁最合适?

这里要申明一句,本文排名并非官方评价,官方评价中对上将及以下的开国将军并没有明确的排名,现在的所谓57名开国上将名单是根据55大授衔时各位将军所任职务,按照先军委机关再各大军区的单位序列排的,并非真实功勋、实力排名。

笔者在此排名,不过是应广大军迷爱好者之心,作一肤浅的对比。

近年来随着网络军事讨论的普及,以及资料逐渐丰富,韩先楚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此公打仗风格善走奇道,善打恶仗,善打出奇之仗,比如四保临江、威远堡之战、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等,风格颇似粟裕大将,很多人都凭主观感觉说,韩先楚是上将第一能打仗的。

但是一凭主观,就容易以偏概全,抓住点不计其余。

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并不全靠作战指挥,而是看其综合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投射到军事生涯中产生的功勋。笔者认为杨得志上将军事造诣略强于韩先楚上将,正是基于此而言。

二、韩先楚和杨得志对比

首先看杨得志上将的军事水平。

杨之于韩,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他的军事生涯是连贯的。这对一位将军指挥特点、军事水平、打仗风格的塑造,尤其是补其短板非常重要。

杨上将自出道之日,就在红一军团当团长,一直担当主力。长征中是开路先锋,抗战时代仍是八路军115师主力团长,115师分兵东进,杨上将又出任第二纵队司令员,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抗战时代独当一面的,后来事实证明都是综合水平极强的全面型高手,除了三大主力师长,还有聂罗二帅,徐向前(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八路军第二纵队政委)。再有就是杨得志。

1944年短暂回到延安担负保卫任务,但一直没有离开主力部队,军事生涯连贯,始终处在第一线。

相对来说,韩上将在115师过得就不是很如意,抗战中的表现远逊于杨得志,他没有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主官,也没有像杨得志一样开辟独立的冀鲁豫军区,1941年还被调回延安参加学习,此后缺席前线战斗长达5年。这个影响是非同小可的。

这一特点对韩杨二位的军事指挥风格带来什么影响呢?

韩上将打仗大家都看得出来,善打奇仗,善于创造条件打出其不意之仗,这是他军事思维敏锐、跳脱、奇谲多智的风格导致的。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看透一般人看不透的节点,像威远堡之战,舍近求远,不打眼前之地,却要飞兵急袭打较远之敌,最后取得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胜仗。

海南岛战役同样是出人意料之战,笔者就不多讲了。

这类打法好吗?非常好,相当好,代表着极高军事水平的指挥佳作。但笔者总有一个感觉,如此神仙仗,需要有极高的领悟能力才能驾驭得住,有极强的战场掌控力才能把握得好,有极充足的战场情报保障才能指挥得好,总之,需要的条件和支撑很多,打得好会出神仙仗,而稍有疏失就容易出漏子,弄巧成拙。

第一,达成胜利非常不容易,不太好大面积推开,一般人也学不会。换言之,这是一种教不出徒弟、军事专业领域也无法广泛推开的军事风格,太吃个人天赋。

第二,容易对本人造成路径依赖。这其中的学问就颇有点意思了。我们细观韩上将各个时期的军事历程,他和搭档的合作并不十分好,比如威远堡之战,他和政委罗舜初意见发生激烈碰撞,最后到了不得不向上级请示裁决的地步。第四次保卫临江战役,他同样也与共同主持指挥的三纵司令曾克林发生较大争执。抗美援朝时,因主要作战方向如何确定,与邓华亦曾发生过争执。

也就是说,韩先楚上将很难从搭档身上获取有效支持,这养成了他师心自用的思考习惯,也进一步固化不习惯听别人意见、惯于质疑别人的指挥风格。与同样有着奇峰突出、善打奇仗妙仗的粟裕大将比,粟大将其实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奇思妙想,是建立在充分思考和调查基础上的,他也极善于激发搭档和部属的思考,进行互动性思考,比如淮海战役中和张震的共同谋划,以及他对张震的指导和开发,这是韩先楚远远不能及的。

后来韩先楚到兰州军区工作,参谋长王德曾说过,韩司令员虽然有高的军事水平,但在抗美援朝战争过去20多年还坚持运用抗美援朝时的老经验,近乎痴迷地让战士们挖坑道住坑道,确实有点不合时宜。这就是路径依赖。

当然,笔者这样讲并不是否定韩先楚上将的指挥水平,他在一个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论其水平,在第一梯队上将中是排前三名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去看杨得志。杨得志是一位长板极长、没有明显短板的全能将军,他既可以敏捷敏锐地指挥战斗,也可以深入细致的分析情况,具有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稍瞬的意志和定力,当然,这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长期战争实践锻炼出来的。

他打仗什么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