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3岁的程序员到98岁的极高龄老人,重庆西区医院心脏血管疾病中心近1年来接诊了100余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重庆西区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李炜及其团队通过滤器植入+导管溶栓取栓手术及药物溶栓等综合治疗技术均治愈。

李炜带领团队查房。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33岁的辛先生(化名)是一位程序员,曾连续在公司加班7天后回家睡觉,10小时后醒来发现左腿有点痛,并且比右腿粗了一圈,有明显的肿胀,而且一按一个坑。当时患者并没有特别在意,以为动一动就会缓解,不料肿胀和疼痛都在加重,遂到西区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就诊,门诊医生立即以“深静脉血栓形成”急诊收入住院治疗,并嘱家属用轮椅代替患者行走且注意左下肢制动。

辛先生的血栓形成非常严重,一旦脱落引起肺栓塞,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晕厥等症状,甚至急性致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李炜立即带领医生高良杰、严志桐、聂贤民等进入介入治疗中心为患者行局麻下“左下肢静脉及下腔静脉造影+滤器植入+球囊扩张术+血栓抽吸+置管溶栓术”,造影显示左下肢腘静脉至髂总静脉均未显影,随后反复3次抽出大量血栓,但仍然可见血栓,遂放置溶栓导管,并于3天后再次行“左侧髂静脉、腘静脉球囊扩张+置管溶栓术”,一个月后取出滤器,安全解决了血栓问题,完全康复。

李炜团队手术中。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这位患者的DVT致病元凶应该就是连续7天的加班久坐。许多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DVT肯定不会找上门,其实不然。现在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长期火锅烤串、奶茶啤酒,还通宵游戏、麻将、追剧,乘车、坐飞机长时间旅行,坐电脑前90分钟以上,连续4小时不动,生病长期卧床等都会增加患DVT的风险。”李炜提醒道,“此外,骨折术后、免疫性疾病,高龄等都是DVT高危因素。”

李炜介绍,DVT的主要致死风险来自肺动脉栓塞,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静脉血流缓慢

肥胖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久站、久坐、长期固定姿势人群,需要暂时阻断血流的手术、石膏固定、长时间卧床的病人等。

2.静脉壁损伤

如手术、骨折创伤、反复静脉穿刺、使用对血管壁有刺激或损伤的药物等。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如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肿瘤及化疗患者、孕妇、产后、术后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人群血液呈高凝状态,易患深静脉血栓。

虽然DVT致死率高,但有效预防可大大降低发生风险。李炜提醒,我们要提高防栓意识,掌握预防知识,在行动上落实。

1.生活方式预防

戒烟限酒、饮食低脂低盐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正常体重,避免久站久坐,避免跷二郎腿,不穿过紧鞋袜,适当运动。卧床病人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2.医用器具预防

需要久站久坐的职业人群、长途旅行人群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医用弹力袜;住院病人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气压治疗仪。

3.药物预防

针对各类手术后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医生会使用预防血栓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口服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注意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并定期复查,若有异常及时就医。(重庆西区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