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8名犯罪嫌疑人(1名另处)提起公诉。

随着9名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检察官经审查后认定,以王某为首的团伙自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并将这些非法获利用于购物消费、发放业务员工资等,挥霍殆尽,该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在2022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南京西路派出所接到了一起“奇怪”的报案。

报警人张先生称自己的母亲张阿姨“疑似”遭遇网络诈骗,民警遂与张先生一同前往家中了解情况。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阿姨态度消极,不仅拒绝提供任何自己的身份信息,面对民警的询问,也不愿对自己遭遇的情况透露半句。

然而,根据儿子张先生的陈述,民警判断张阿姨很有可能遇到了网络“杀猪盘”诈骗。“我即使被骗也是心甘情愿的!”当民警想要再次确认时,张阿姨却仍然态度坚决。

三天后,张先生再次前往派出所报案,称他的母亲被骗了人民币20余万元。

“男星说要跟我谈恋爱……”

后经了解,张阿姨是演员靳东忠实的“阿姨粉”,闲暇之余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关“靳东”的照片或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张阿姨被拉入了名为“靳东明星”的粉丝群。从2022年2月开始,张阿姨就在群里不断给一个叫“靳东”的用户充值打赏,不久后“靳东”就以谈恋爱的名义加上了张阿姨的微信。

张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中能找到许多“老婆”“我会娶你”“我想你了”等字眼。而张阿姨也在“偶像”一声声甜蜜的“宝贝”中逐渐沦陷,以至于到案发,她仍不相信网上那个温柔体贴的帅气男星,会是儿子口中的“诈骗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天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天记录

在另一名被害人李女士提供的线索中,李女士称自己先是在短视频平台上被一个名为“你未来的东东”的账号搭讪,紧接着对方要了她的手机号加上了微信。对方告诉李女士自己就是明星靳东,并且还发送了一张“靳东”的“身份证照”,这让李女士信以为真,陆续投入了几万元作为投资。

“我们提供的是情绪价值”

在公安机关仔细侦查和检察机关缜密审查下,这个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和以往不同的是,这竟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犯罪团伙,由9个年轻女孩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首的王某曾在一家公司从事类似业务,即在短视频APP上冒用明星身份去骗取钱财,当时王某只是一名业务员,负责和网友聊天。

一段时间后,王某发现这一行有利可图,便主动辞职,打算单干。与她“合伙”的还有当时的同事高某。

她们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名为电商企业,实是诈骗团伙。王某担任公司的老板,平时主要负责给员工发钱、记账;高某负责考勤,管理业务员等工作;蔡某参与教授部分成员诈骗话术等;另外,还有负责与网友沟通的业务员李某、林某等6人。

△聊天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天记录

她们通常不会在聊天中直接承认自己就是明星,而是在只言片语的表达中让对方相信。她们利用许多女网友单身独居、渴望关爱的特点对她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同为女性,她们还拿捏了中老年女性视频浏览的喜好。在短视频平台投放视频——花花草草的背景、男声的音频和情感话题,并将生日、地址等信息都按真“靳东”复制粘贴,留言区还有人纷纷跟帖。这种手段不必露脸就足以让许多对网络世界并不熟悉的老年人“信以为真”。

犯罪嫌疑人也坦言,给的情绪价值越多,能收到的钱也越多,谈恋爱更容易诱使被害人大额转账。你想要的是他的爱,而她们瞄准的是你口袋里的钱!

此次侦办案件的过程中,靳东本人也曾亲自发博,直言“仍然需要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馨提醒

老年人及其亲属提高警惕意识。老年人遇事要多思考、多调查,面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提高自身防骗能力。老年人子女要与父母多沟通,对父母的生活多关心、多陪伴,避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是一个政法人发声集结号。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政法条线工作者、基层干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授。 从法治活动、大案要案,到市民关心的法治话题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法治声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

来源:静安检察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