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北岸,浙江海宁,素有“潮城”之称。过去,海宁最大的标签,或许来自于“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经编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的美誉。如今,这座以传统产业见长的城市,悄然“蝶变”成一座泛半导体产业之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产业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来说,答好转型升级答卷,是一场漫长艰辛的接力,更是一场“从无到有”的突破。

一个省级开发区,立志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基地,这是怎样的魄力与胆识?

“我们有底气、有决心、有信心,将泛半导体产业打造成海宁的一张新产业‘名片’。”海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伟初的话掷地有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之变:结构向优

签约落户泛半导体产业项目94个,协议投资总额511.51亿元;刻蚀机、芯片测试机、离子注入机等一大批半导体装备实现海宁制造;海宁市泛半导体产业平台先后入选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平台、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和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

看到这样的成绩,谁能想到,七年前,泛半导体产业在海宁经开区几乎为零,如今的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还是一片农田。

海宁的历史卷轴上,从不乏“从无到有”的奇迹。从不产一张原皮到中国皮革之都,海宁走对了产业快速发展的第一步。如今,海宁正在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一步,从传统跨向新兴。

所谓“跨”,在于转型动作之大。“潮城”海宁既要赶上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推动传统加工业从粗放走向精细,更要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时代弄潮,以新兴产业引领结构变革。

然而,“另起炉灶”何其艰难,新的经济增长极又在哪里?当时,海宁市领导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半导体企业,觉得产业很有发展潜力。但动辄数百亿元的投入,前路尚未可知。刚好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给海宁出了个主意——发展泛半导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宁经开区拥有融杭接沪、四海可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恰巧区内龙头企业天通股份正在探索转型路径,着力发展半导体专用装备、基础材料和核心元器件。政府有想法,企业有干劲。政企“两头热”,搅动海宁经开区产业转型的“一池春水”。

2016年,海宁做出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的重大决策,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开始谋划建设,采取厂房租赁定建相结合的方式,既建有标准厂房,也可以按照项目方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定建,实现拎包入住。自此,海宁经开区开始迈入“芯时代”。

“产业培育不等于买产品,要看长期成效。”正如周伟初所说,转型并非短期之功,必然也躲不过“阵痛期”。在产业培育的前几年里,海宁经开区泛半导体产业产值并不高。但在去年,海宁经开区泛半导体产业产值已达194.8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也从2018年的61.6%提升到70.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在海宁经开区的蓝图规划里,到2027年,泛半导体产业产值将达500亿元。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一颗产业“芯”明珠将熠熠生辉。

模式之变:全面变革

产业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的是招商、服务、融资、用工等模式的整体性革新。

招商部门工作人员的体会尤为深刻:“无论是新时代还是新产业,对产业的了解度和业务的精通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起初,我们对泛半导体也是一知半解。后来,通过组织学习,在对接中学,在服务中学,我们已经能与客商聊技术、聊产业、聊未来趋势,通过共同语言帮助建立第一好感,促进项目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谈中,该名工作人员分享了招商的一件趣事。在接待某射频前端器件项目时,客商负责人在PPT里把As(砷)写在了原材料中。但根据招商干部了解,该产品应该不需要使用As,而且如果涉及As的排放,需要增加环保审批流程,会增加项目落地的难度。因此,招商干部主动询问客商是否有新工艺流程需要使用As,客商这才发现他的PPT内容有错,不禁对招商干部的专业性竖起了大拇指。

曾经,海宁经开区招商人员也经历过被项目方保安拦在门外的情形。如今,随着业内名号的打响,更多的好项目主动找上门来。目前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入驻率近90%。

“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我们设立了项目准入门槛,通过联合业内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委员会’,对入驻项目进行风险把控,并在此基础上‘好中选优’,不然产业园早被租光了。”周伟初笑着说。

目前,产业园已引进确安科技、武汉精测、拓荆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并以这些龙头企业为引领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从而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以招商为窗口窥见的新挑战和新应对,只是海宁经开区模式变革的“冰山一角”。此外,针对企业用工的高要求,海宁经开区引进高能级科研院所,赴武汉大学、华中大学等院校开展校招,推动校企研合作;针对企业融资难,鼓励银行推出新产品、新模式,海宁经开区成立25亿元的泛半导体产业基金、16亿元的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和20亿元的半导体芯鑫融资租赁平台……

通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服务链“四链”协同,海宁经开区“转身”姿态轻盈。高端人才汇聚,创新动能涌流,这些小变化不仅折射出经开区产业的深层次变革,更在潜移默化中撬动着城市发展模式之变。

纵观海宁经开区产业之变,结构在优化,模式在升级,发展在提速,而不变的是海宁经开区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从探索阶段走来,海宁经开区泛半导体产业前路愈加明朗,蛰伏多年的力量似乎正在等待喷薄而出。眼看着海宁经开区产业发展步步登高,更多人从不理解到期待——这个产业的增势,或许要看后十年的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那就,且看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