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击剑、室内滑雪

舞蹈、美术、篮球

作为城市更新的又一创新案例

田村路街道“小玩童教育园区”

集各类素质教育机构于一身

不仅让孩子们在这里学得开心

园林式的设计、众多的配套娱乐休闲设施

更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让家长陪得舒心

“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

下午三点

园区的游乐区内

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滑梯前

孩子们你追我赶的从滑梯上滑下

像极了水中自由嬉戏的小鱼

蹦床上

孩子们你蹦我跳

比着谁跳的更高

“我们倡导和建立最有活力的、更适合儿童玩耍、学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园区。通过对各年龄段孩子的分析,根据儿童活动的特性,充分对园区各区域进行调整,设置适合各年龄段的活动区域;针对儿童活动场地,尽量做到‘小空间,多趣味’。在设计儿童活动场地时,我们努力‘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评判活动场地的尺寸,让孩子玩得轻松不吃力。”小玩童教育园区负责人刘帅介绍说。

建成后的教育园区内,虽然设置了多个游戏区域,但喧闹却互不打扰。离开游戏区,就是一番静谧的景象。围绕园区一圈的道路,虽然不让车辆通行,但仍然建设成了规整的柏油路,特别设置了人行横道、红绿灯,让小龄的孩子在园区内随时随地能够掌握交通知识。

据介绍,园区设计师通过孩子们聚众性、主动性、连续性、探索性、专注性、亲自然性等特性的分析,面向儿童的独特设计是整个园区设计的重点。园区拟规划设置多个中心,包括以美术、音乐、舞蹈、乐器等素质教育为主的艺术中心、以儿童体能、亲子游泳、跆拳道等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中心、以机器人培训、科技馆、未来中心等高科技为主的科技中心、以陶艺、精工、木工、DIY等手工体验为主的体验中心、以识百草、赏百花、尝百果、交通系统认知等为主的认知中心、以配套餐饮、水吧、服务类业态为主的社区配套中心。各中心通过园区的景观及动线融为一个大的集合,不仅更好的发挥各区域的特色,还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旧”厂房变身“新”园区

这个占地55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的园林式儿童教育综合园区,前身是北京变压器厂。曾经被废弃的厂区内,平房式的车间已经破败不堪,厂房之间的道路上碎砖头随处可见。

▲图为改造前的北京变压器厂厂房

“以前这里都被围挡围着,堆放很多垃圾,大家都绕着走。现在环境真不错,我们经常带孩子来玩。” 附近不少居民都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改造前

VS

改造后

田村路街道副主任李涛介绍说,“ 该厂区经过时代变迁一度演变成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主营废品收购,土地使用低效,环境脏乱,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街道重新梳理地区功能定位,对此处用地进行疏解腾退、功能调整、产业转型,使其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定位。街道经过多方考察,引进北京市小玩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产权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对该处厂房进行投资改造。在园区改造过程中,街道从政策角度给予大力支持,协调区级单位推动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作为本地区一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小玩童园区的开园运营提高了该处地块的利用效益,补充了地区‘七有’‘五性’服务供给。街道作为属地政府,持续帮助园区提升周边环境、整治停车管理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并着力为园区与周边社区居民搭建沟通桥梁,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园区根据0-12岁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引进各种优质资源。各品牌在园区中建立互相依存、互相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教育一体化的综合服务链条。将城市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教育机构提供全方面的配套支持,为教育创业提供最专业的聚集地,引领城市教育进程。” 刘帅说到。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这里特别符合自己喜欢安静的性格。“我们家长在孩子上课的同时,也可以在园区里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儿,比如去锻炼、喝咖啡,休闲一下。这里没有商场的封闭感,能呼吸自然空气又安静,我很喜欢。”

“这里的教练孩子特别喜欢,练习起来也更刻苦。 ”一位练习击剑的学生家长表示,自己和孩子都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 “这个园区我第一次进来时,就觉得特别有欧洲小镇的感觉,环境好又安全,我和孩子都感觉特别放松。”

这里作为城市更新的又一创新案例

也为未来更多由“旧”变“新”的城市更新建设

提供了不一样的新思路

记者:栗洁

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