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47年,英国放弃了对殖民地巴勒斯坦的统治,很快联合国便发布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开辟出一块土地,供犹太人居住。

正是这个决定,为犹太人建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从此结束了上千年的流浪生活。

也正是在此时,人们一边感叹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国家,另一边则把目光望向继续流浪的吉普赛人。

吉普赛与犹太同为古老的民族,都经历过上千年的漂泊命运,为什么犹太人有自己的土地,吉普赛却依然在世界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的吉普赛人

公元前300年,吉普赛人从相对温暖的印度中部迁移到西北部,他们自称是罗姆族,善于跳舞和占卜。

罗姆族在印度生活了一千年,后来由于外族入侵,一部分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向西北流浪,陆续到达中亚、西亚、希腊、欧洲。

当欧洲人看到一大批拄着拐杖、面黄肌瘦的人远道而来时,英国人便为他们想好了名字:吉普赛

当时人们以为他们来自希腊,所以吉普赛这个称呼也与“希腊”的发音相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普赛人到达欧洲后,主要以跳舞和马戏为生,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开始了偷窃工作,少量吉普赛人则从事铁器锻造工作。

跟当时的欧洲人相比,吉普赛人的思想十分自由,甚至很反感被束缚。

所以这些人往往不能在一个地方长久居住,过一段时间必定去其他地方居住。

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中,记录了吉普赛人因阻碍上帝的计划,而被大风吹往世界各地的故事,也正好应和了吉普赛人到处漂泊的天性。

可见从旧约成书,到欧洲人见到第一批吉普赛人这上千年时间,这个民族一直在到处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世纪,吉普赛人来到欧洲,各国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大相径庭。

起初英国允许吉普赛人进入国境,但禁止他们在路上搭帐篷生活;

德国国王西吉斯蒙德则特别颁布法令,给每个吉普赛人一张凭证,维护他们在德国辖内自由活动的权利。

几十年后,德国人对吉普赛人的态度却急转直下,下令将他们驱逐,违抗者可以不经批准直接杀掉。

吉普赛人还没在德国待热乎,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黑死病席卷整个欧洲,人们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中,生怕身上出现可怕的黑色印记,甚至上街都像躲避枪林弹雨一般瞻前顾后。

有的人前一秒还走在路上,下一刻忽然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将佛罗伦萨描绘成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这便是黑死病酿成的惨剧。

在黑死病的肆虐下,农民数量锐减,暂时存活的人甚至不敢频繁出门,如此庄稼也慢慢荒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产量下降,直接导致人们的温饱问题无法解决,上位者即使权势滔天,也无法凭空变出粮食。

所以人民对政府的不满达到顶峰,起义几乎频频爆发。

面对瘟疫之下的社会动荡,欧洲人到处寻找“背锅侠”,于是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成了所谓的“始作俑者”,处处受到排挤和攻击。

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吉普赛人真的犹如过街老鼠,走到哪都受到歧视。

甚至到了近代,希特勒因为不满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硬是屠杀了40万人泄愤。

吉普赛人的历史,仿佛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受虐史,他们为什么那么招人恨,被所有人针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吉普赛人招人恨

当第一批吉普赛人来到欧洲时,他们看着经典的哥特式建筑忍不住发出惊呼,而此时欧洲人也一样对他们投来惊奇的目光。

吉普赛人的肤色比欧洲人更黑,外貌差别很大,甚至有独特的行为举动。

素来崇尚“白人优先”的欧洲人,对这些外来人的态度满是警惕和鄙夷,即使心中有些好奇,也不愿意主动接触。

而吉普赛人严格秉承了祖训,尽量不与贵族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当时欧洲人口远未饱和,人们对吉普赛人的迁移并不十分反感。

不过很快,人们意识到一个问题:

吉普赛人天性热情,甚至对冶炼技术颇有心得,但是更多人却混迹在集市上,做起偷鸡摸狗的勾当,但凡有人丢了东西,基本都是吉普赛人偷的。

随着吉普赛人在某地久居,当地盗窃事件频繁出现,很多侦破的案件中,十之八九是吉普赛人所为。

久而久之,这个民族的口碑变得越来越差,人们一看到黝黑皮肤的人,便心生厌恶,甚至远远躲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盗窃,他们还有另一项祖传技艺:占卜

吉普赛人善用塔罗牌占卜,这项技艺倒是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各地,成了吉普赛人为数不多的文化输出。

不过当时欧洲人信奉基督教,连国王都相信君权神授,纵然对塔罗牌抱有好奇心,也不愿意尝试接触。

在基督教强大的威望加持下,塔罗牌毫无悬念的成了旁门左道,帮人占卜的吉普赛人更是被冠以女巫的名号。

在那个时代,吉普赛就是小偷和骗子的代名词,以至于很多国家下令将其驱逐,撵得吉普赛人四处奔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一场瘟疫又席卷了整个欧洲。

原本尴尬的境地已经让吉普赛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成为瘟疫之源后,更是被到处追杀。

奋起反抗还是另择新居,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而吉普赛人已经流浪了上千年,他们依旧选择去其他地方另谋出路。

这次,奥斯曼帝国接纳了一部分吉普赛人,并让善于锻造的人制造兵器,用以入侵东欧。

在中世纪,奥斯曼帝国是欧洲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们经常像一阵风似地奔向邻国,抢走金银财宝和粮草,掳走大批牲畜和平民。

并且还与海盗合作,进行长久而规模庞大的人口贩卖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杂乱的马蹄声在边境处响起,欧洲人便瑟瑟发抖的到处逃命;而地中海一旦起雾,渔民再也不敢出海,紧闭家门以防海盗入侵。

被俘虏的其中一部分白人被送往非洲从事长时间体力劳动,另一部分带往亚洲转卖成奴隶,从此成为奴隶主的私人财产。

自诩上帝子民的欧洲人认为尊严受到践踏,自然对奥斯曼帝国恨之入骨。

然而帝国实力太过强大,全盛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欧洲根本无法跟对方硬扛,于是将怒火撒在吉普赛人身上。

他们认为正是吉普赛的锻造技术,助长了奥斯曼的嚣张气焰,于是吉普赛人承受了更加深重的仇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蒸汽时代到来,奥斯曼帝国再也不是威胁,欧洲人终于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新时代的霸主。

不过吉普赛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好转,大多数欧洲人依然轻视他们。

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元首希特勒因为看不惯吉普赛人,直接派人屠杀了40万吉普赛平民。

两千年来,吉普赛人一直到处漂泊、备受欺凌,妥妥的活成了出气包。

二战结束后,犹太人已经成功建国,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吉普赛人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普赛人现状

1947年,联合国发布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57%的土地划给犹太人,从此这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如今犹太人已经有了安居之所,同为难兄难弟的吉普赛人则少有报道,这个民族如今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二战之后,吉普赛人数量不断增加,到现在已经达到近2000万人,其中大概有1000万人生活在欧洲,相当于葡萄牙总人口。

这些人依然过着漂泊的生活,纵然部分国家尝试抛弃偏见,给吉普赛人提供发展机会,也无法改变现状。

或许吉普赛人的命运从一开始便注定,他们的存在,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意大利一名妇女在吉普赛营地被谋杀,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

经调查确实为吉普赛人所为,这极大刺激了民众的情绪,意大利政府认为吉普赛人影响了国家安全,决定将其驱逐。

不久后,德国、瑞典和丹麦也采取了驱逐行为。

这类行为背后,虽然有偏见的因素,但吉普赛人带来的不安定,也让这些国家的管理者有所顾虑。

根据英国教育机构Ofsted统计,吉普赛儿童的文盲率和辍学率为英国最高,同时一旦年龄超过12岁,父母便急着为他们安排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家立业的吉普赛人继续过着漂泊的生活,甚至有很多青壮年选择在街上乞讨,以谋求生路。

文化水平不高的一个弊端,是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在乞讨过程中,吉普赛人甚至以强制手段要求对方施舍。

这些矛盾激化了英国本土民族对吉普赛民族的反感,在民调机构MORI的调查中,有1/3英国人明确表示对吉普赛人有偏见。

吉普赛人给他们的印象是文化水平不高,民族特色鲜明,整体素质低下,其中部分人有危害社会的隐患。

该机构表示,吉普赛人的寿命也相当短,有的婴儿刚来到人间便被抛弃,有的人还没到老年便身患疾病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种种迹象来看,吉普赛人还保留着祖先的部分传承,比如早婚,比如不与外族通婚。

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吉普赛人,同样上演着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一次又一次挑战当地人的底线。

这些过于古老的生存经验和保守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制约吉普赛民族发展的绊脚石。

为了改变现状,英国工党曾拨款1.5亿英镑,要求当地政府为吉普赛人提供新的居住地。

但由于人们对吉普赛人存在偏见,这项计划并没有很好的实施下去,拒签率高达90%,几乎断绝了吉普赛人的定居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有一处吉普赛人的营地已颇具规模。

一顶顶帐篷在平地上出现,连成一片,形成类似部落的聚居地,这是英国境内最大的吉普赛聚居地之一。

这块聚居地原本属于一名农场主,后来被吉普赛人买下,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搭建起了多顶帐篷。

一时间大量吉普赛人涌入此处,接上水电和煤气,开始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块土地并没有建筑许可证,在上面定居属于违法。

英国人几次试图拆除无果,只好发动社会力量,为吉普赛人寻找新定居地,

只是在选址方面,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如今农场上的违建依然存在,成了无法妥善解决的难题。

2019年,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尔解除了沿街乞讨的禁令。

很快大量吉普赛人涌入其中,明目张胆向城市居民要钱,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

当地民众不堪其扰,为了避免继续受到骚扰,甚至组织游行,抗议巴塞尔政府解除乞讨禁令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系列社会矛盾所反映出的,是人们对吉普赛人的歧视,以及吉普赛人无法融入新时代的尴尬。

大多数人依然秉承祖先的传统,在城市之间流浪,只有少数人希望有固定的居所。

但这个愿望始终没有被大多数吉普赛人接受,甚至连一次成立国家的联合发声都没有。

眼看犹太人建国几十年,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不知吉普赛人的内心有没有被触动。

如今能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吉普赛人传承着流浪的生活,循环往复直到生命的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当流浪了两千年的民族固守传统,相当于灵魂始终徘徊在古老的时代。

岁月叫不醒装睡的人,时光也无法改变固执到一成不变的民族,或许900万犹太人的梦想是回家,而2000万吉普赛人的归宿则是流浪。

在一年又一年中,注定会有一些古老的文化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成为回忆也成为遗憾,不断诉说着生存与毁灭的故事。

而这些遗憾的故事里,会不会有吉普赛人的身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吉普赛人的起源

https://www.doc88.com/p-03373243847130.html

吉普赛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千年命运

https://www.doc88.com/p-5018276808185.html

英吉普赛女孩现状,流浪颠簸居无定所-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831/c1002-29506058.html

吉普赛-欧洲最受歧视一族-BBC中文网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uk/2010/09/100907_tenglong_gypsies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