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地某红书各类探房视频已经成为了网络流量密码,香港Facebook上对公屋的讨论也热度不减。

香港各种住房环境大揭秘。

三千能住什么样的劏房?

五万又能住什么样的豪宅?

两千多能住到什么样的公屋?

还有为什么富人也能住公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视频大多爆火的原因都是:每家每户都能挖出来点“背后的故事”。

香港住公屋,听起来好像生活拮据。

其实不然,现在住公屋的大多都是“富人”,个个在内地都有车有资产,甚至是个小业主

还有香港家长在FB公屋讨论区揭秘,其小孩学校有一家三口家庭刚获派大埔“富蝶邨”公屋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家三口入息早已超过了公屋单位限额。

不禁让人疑问,他们是怎么通过资产审查的?

不用网友揭秘,这一家三口高调向大家炫耀因为自己财产交由亲戚保管、在内地有物业、丈夫做自僱人士不用报税等,所以能排到公屋。

一听到这种事,富人扮穷人钻空子享受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建议:反手就是一个举报。

“一定要举报佢,呢班人大陆有屋又有钱!我举报咗两次,都成功赶走佢哋”。

“真㗎!我两个朋友都係咁!有一个楼转畀大伯,之后拿到公屋再转买居屋”。

除了富人住公屋上楼途径引起热议,还有一件同样是发生在大埔富蝶邨的事引起了关注!

有位男子住公屋不仅在网上自称业主,还邀请大家“开业主群互相交流“,遭到冷嘲热讽!

“业主是房屋署,你只是租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他住公屋里,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真的是业主?

我很确切的告诉你是:有可能的!

公屋是为低收入家庭而设的一种资助房屋,本来只租不卖。

后来1998年房委会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又称“租置计划”或“租置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列入租置屋邨名单的屋邨,租户就可以以超低折扣价购入单位,荣升做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