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虽然依然在极度内卷中煎熬,但有两个成绩十分亮眼,一个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超过50%,一个是汽车出口首次成为全球第一。虽然这两项成绩还不足以说明我国已经从汽车大国变成了汽车强国,但至少表明朝着汽车强国目标又迈出了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当然国际化不仅仅指出口,但没有出口的汽车产业一定谈不上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向未来,中国汽车国际化如何更上层楼?202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的现场,在汽车观察传媒创始人、CEO兼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涛,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皓,蓝色光标全球品牌战略负责人Anita.W等嘉宾从整车企业、贸易公司、国际科技公司、品牌营销推广专业机构等不同维度展开研讨。

张贵兵:中国品牌出海形象很重要

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将奇瑞称之为“中国汽车出口的老兵”,他从奇瑞的出海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贵兵认为,中国品牌汽车出口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匆匆忙忙地行动,基本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别人打回来,然后再花十倍以上的成本去重新维护品牌。其次,要针对国际消费者特点进行产品规划,持续深耕产品,敢于定价,把品牌做上去,从而带动销量增长。第三,要极度重视产品品质,把质量作为生存的根本。最后,不能简简单单地做生意,在海外市场也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分子。

张贵兵认为,中国汽车国际化经历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别人快两步可能变成先烈,快一步可能变成先驱。在未来推进国际化的过程当中,还是要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有序地推进国际化落地。

此外,张贵兵还呼吁,中国汽车品牌一定要戮力同心,共同维护海外形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这方面,也希望行业和政府进行引导。”

杨学良:坚持全球化,做好本土化

针对全球化,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提出了“既要、又要”的观点:“既要坚持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全球网络,服务全球市场,对接全球资本;又要做好本土化,抓住本土化市场的机遇,做好基础产品,服务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怎么做好平衡?杨学良从品牌协同、科技创新两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在品牌协同发展层面,应通过技术、产业链、销售服务能力和资本市场的赋能,把品牌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在科技创新层面,中国汽车品牌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安全、绿色发展、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车载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入探索。

吉利在国际化方面将往什么方向突破?杨学良表态,吉利的主场还是在中国,要坚定不移在中国市场做到头部。在此基础上,抓住区域化的发展机遇,做到全球合规,确保新能源核心技术处在行业领先水平。

“汽车工业是场马拉松,新事物、新现象、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但一定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制造业的发展还是要有耐心、有定力,要打基础、练内功,既要竞争,又要合作。”杨学良强调。

杨涛:全球化呼唤高效合规运营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既有风景,也有风浪。”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涛认为,目前全球汽车供需结构很不平衡。一方面,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消费升级和产业变革带来了传统汽车产能过剩,价格战非常激烈;另一方面,海外汽车产业发展很不均衡,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并不多,不同市场需求差异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此,杨涛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要想从产品出口升级到全球化运营,需要建立拥有全球资源优势的价值链和实现全球高效合规的运营管理。除了发挥智能化、电动化的既有优势,推动产品和技术出海,还要坚持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带动售后服务、研发制造、供应链、生态链等全价值链的出海,从而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出海有何新挑战?杨涛认为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新能源产品多基于国内市场开发,走向海外市场还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第二,传统汽车更注重硬件机械维修,新能源则需要增加软件、三电方面的维修,对售后服务体系带来了新挑战。

徐皓:以系统级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变革

在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皓看来,中国汽车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变革,这种变革让新技术在中国汽车市场可以快速投入应用,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用户群体,可以收到用户的及时反馈,形成正循环。这样的周转周期比其他国家快很多,让中国形成正向推动车企和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高通为车企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第一,智能座舱平台,提供包括车辆控制、导航、摄像头和Display的支持;第二,车联网平台,提供包括5G、卫星、Wifi、蓝牙等所有车内和车外需要做的连接;第三,智能驾驶平台,在这个平台,高通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算力、人工智能基础,让车企专注于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来满足用户进一步的寻求;第四,云和车之间的服务平台,能够解决车企需要的连接、算力以及人工智能有关的基础设施支持,车企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体验;第五,数字底盘的赋能生成式AI,通过高通的AIMET模型库,能够把很大的模型简化和量化,并实现在车辆上的应用。

Anita.W:让中国汽车品牌安全聪明有效地国际化

中国品牌出海应进攻还是防御?应品牌先行还是营销先行?蓝色光标全球品牌战略负责人Anita.W给出的答案是:可以两手抓。“其实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完全学会了安全、聪明、有效的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ita.W认为,中国汽车品牌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管住嘴、迈开腿”,勇敢地走出去。对本地市场的理解到底有多深?本地化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真正适合本土文化的企业人才是否够用?与当地政府、投资者、媒体和专家的关系是否融洽?这些都是中国车企在出海过程无法回避的共性问题。

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为何正在弱化?为何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概念十分模糊?Anita.W解答道,年轻人不重视品牌的前提是,信息化的社会为所有的品牌框定了一个安全的box,年轻人会在这个安全的范围里选择,而不是真正缺失了对品牌的重视。之所以国外消费者分不清中国品牌,也是因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还没有框定一个安全的box,这也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中国汽车产业因国际化而兴起,反过来也义无反顾地成为新型国际化的反哺和推动力量。通过更高质量开放,更深层次合作,更可持续共赢,来谋求中国汽车国际化更上一层楼,是我们大家的共同使命。”主持人刘小勇总结道。

论坛最后,北京爱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云发布了汽车保值率报告。保值率是最能体现汽车产品被消费者认可程度的数据之一,已经深入应用到了汽车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

赵云介绍,过去几年间,中国品牌销量占比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保值率也在同步提升。在进口车市场,保值率高的车型基本集中在豪华品牌。未来几年间,燃油车、电动车的保值率会越来越接近,而整个汽车市场的保值率水平会有所下跌。

点击“在看”与世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