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冬未到,但早几日北方多地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在这场雪里,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忧愁难解,有人思怀不开。

更多的人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瑞雪兆丰年”,似乎初冬的第一场雪都是美好的,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雪确实容易让人的情绪受到感染,在小雪或者大雪中,人的思绪也会随之氤氲飘散,或喜或悲。很多时候,都是在跟自己内心对话。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冬天都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尤其是立冬,似乎美好都是从这个节气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在习惯中,立冬这个节气一般都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对于很多古人来说,也是一年中充满诗意的时刻。纵观古代很多诗词,会发现,诗人们都很喜欢借雪抒情,更多的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诗人用文字描绘着雪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冬天的温暖和人生的多舛。

在诗人的笔下,更多的是能感受到雪花飘洒,铺天盖地的狂放或者悠扬。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受到冬天的浪漫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用它来寄托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然而,冬天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也让人们更加珍惜温暖和幸福。在这个季节里,人们会感受到人生的艰辛和不易。但是,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人们更加坚强和勇敢。

当然了,每个人对于雪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诗人罗隐。他就觉得立冬下雪不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雪》

罗隐

莫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可以说是一个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原本一心想杀入官场,奈何虽然待科举如初恋,却被科举虐千百遍。使得罗隐与官场就像两条平行的轨道。

罗隐的很多诗充满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朝廷不公的愤慨。他的诗不仅富有思想深度,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比如,他的那首入选中小学必背古诗词的《蜂》,这首诗就是描绘了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因此也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诗。

这也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际遇有关,据说罗隐长得丑,是晚唐典型的“矮穷矬”一族,其实他多次考而不第虽然有命运的不幸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简单来说,他的才华横溢,带给他更多的是恃才傲物,锋芒太外露。

人生如此,不可能十全十美,什么都占完了,还叫完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罗隐写诗非常擅长借物抒情,借物寓意。包括这首《雪》。

时值立冬,一场雪纷纷扬扬,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他却看到了大雪掩盖下的百姓疾苦,所以这是一首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诗。或者说是因为这场雪引发了他的一个思考。

诗人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丰年与人民福祉之间的关系。他提醒人们,尽管丰年可能会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分享到这份喜悦。

莫道丰年瑞”,在这首诗的开头,诗人直接强调尽管丰收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会变得更好。相反,他以一种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丰年如何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造成不利影响。这都是由于他长期和底层人们打交道而感受到的。

丰年事若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年带来的各种问题的关注。他以一种疑虑的口吻,对“丰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质疑。在这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这场雪带来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敏锐觉察。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揭示了诗人对晚唐气象的一种忧虑,通过丰年和贫困之间矛盾的对比,深刻理解时局的那种不安。

要知道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繁华都市中,仍然有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丰年并不意味着幸福和希望,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困境和挑战。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关注贫困群体的福祉,不要只是盲目追求物质的丰富。

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通过一场雪,提醒人们在庆祝丰收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谁来关注他们的福祉,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在冬天里更显得难熬,所以在品味人生的甜酸苦辣时,也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人们去珍惜和感悟。而自身需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和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万事都有两面性,在这个立冬的季节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也可以品味人生的甜酸苦辣。就如同漫长的人生路途上,风景众多,同时也有坎坷或者崎岖,所以,珍惜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当下,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不枉走一遭。

在感怀人生路途多舛,同时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心态放平和了,在面对这样一场雪的时候,也能以更从容和淡定的姿态来面对它吧?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