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时代 我们来——第24个记者节特别报道

【编者按】

让一撇一捺、一帧一画成为历史的追光、时代的注脚、前行的基石,是新闻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作为株洲日报的记者,我们的“一撇一捺、一帧一画”,必同株洲同频共振。在第24个记者节,特推出“我见证 我参与 我拥抱”特别报道,让株洲日报的记者将纸笔、键盘、话筒、镜头向自我聚焦,“见证”株洲成长,“参与”株洲建设,“拥抱”融媒时代,从不同的维度,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路径,提供别样视角。敬请垂注!

策划/株洲日报编辑传播部 李支国 盛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见证】

记录株洲“项”上

株洲日报社城建新闻部副主任 廖喜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13个记者节来了。

13年,记录变化,也见证成长。于我个人而言,既是从初入社会的青涩变成了满脸岁月的痕迹,也是从最初的束手束脚变成了如今的驾轻就熟。这是一位新闻战士的成长。

于这座城市而言,虽然只是“长高”“长壮”过程中的短暂一瞬,但透过白天的机械轰鸣,夜晚的霓虹璀璨,明显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自信从容、昂扬向上。这是一座制造名城的成长。

近些年,我主要跟进发改线口,用不断延伸的视线、不断迈出的脚步,丈量这座城市快速成长的高度、高质量发展的轨迹,在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茁壮拔节中窥探发展之变、城市之变。

项目建设,是枯燥无味的。要给读者呈现最鲜活的一面,最佳的现场在哪里?不是在办公室里,也不是在规划图上,而是在烈日炙烤的板房内,层层叠叠的脚手架上,以及产线轰鸣的车间里。

所以,迈开脚步,“跑起来”是关键。

这些年,我跑过不少项目。前几年,去得最多的是汉德车桥、地博光电等项目。这几年,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多,越跑越多,三一株洲基地、宏工智能、高精传动、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都留下了我的“41码”。

这其中,两个项目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是科宝龙,一个是亿润新材。

科宝龙项目,是炎陵企业家谭胜华以商招商而来的项目,为了确保项目成功落地,他大半年的周末都在火车上度过。亿润新材董事长李慧“不擅长和政府打交道”,政府部门主动上门“送服务”,帮助其产品进入央企供应链。

一个见证以商招商成效,一个见证服务项目实效。目前,两个项目从一期投成二期,成为株洲项目“二期现象”的典型。

最难跑的是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藏在罗霄山深处,从市区3个小时车程到达炎陵县城后,必须沿着盘山公路再颠簸2个多小时。“难跑”印证了施工之难,但恰恰,老区人民“大山深处出平湖”的期待,也必将在攻坚克难中逐渐兑现。

最近一段时间忙疯了。今年4月至9月,我市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摄影大赛。这个活动由本社承办,我是具体执行人员之一。几乎整个10月,都忙于作品评选、设计布展等工作。11月3日,摄影大赛作品展顺利开展,市委书记、市长到场观展,给予了肯定。首次尝试活动组织,终于告一段落,经验装了满兜,值得好好总结。

株洲“项”上,必能“建”好未来。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我在现场记录,也在见证、参与。

河长制出圈的“好参谋”

株洲日报社经济新闻部副主任 俞强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讲报道写得好,同时勉励要出更多精品。”在我借调市河长办的一个早晨,市河长办的一位领导发来信息,还把市主要领导在报道上作的批示拍照给我。

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一江碧水绕新城》,发表在株洲日报“河长在线”专栏里。报道刊发后,报社的各大新媒体平台转发,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大号平台转载,引起社会广泛聚焦,浏览量迅速超过200万。一时间,株洲河长制“出圈”,吸引了外地相关部门来株考察交流。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工作。2019年至2021年,我借调至市河长办,主要任务是宣传报道河长制工作进展,挖掘典型事件和人物,总结河长制亮点创新经验。

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一是累,下乡走访连轴转,调研完这乡到那镇,检查完这河到那湖,有些乡村偏远,路途颠簸,坐车坐得腰到后脖颈这一片酸痛难受;二是苦,白天调研采访,晚上回酒店写稿,思考导致头脑兴奋而失眠。

痛并快乐着。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捕捉到不少“活鱼”,与13个河委会成员单位积极对接,确保了每周完成半个版的“河长在线”。也正是这样的宣传阵地,把大家的心凝聚起来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上是窗口,对下是抓手”,我同时负责编辑《株洲市河长制工作》期刊,半月一出,送至省、市相关领导,得到高度认可。

新闻和公务也可擦出更美的火花。市河长办相关科室撰写了一篇《株洲河长制“五化”创新经验》的材料,市河长办的领导让我从新闻视角修改完善,最终这篇经验材料以新闻报道形式刊发在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简报专版;之后,领导又让我写一篇河长制经验的综述报道,我在株洲日报头版头条发了一篇《守护碧水清流 蕴出生态新貌——株洲“四水”经验孕成果》,又经市河长办的领导和同事们的修改,成为一篇“株洲市河湖治理和保护的‘四水’经验”材料,被国家发改委专刊专题推介。

闲暇之余,我会从知网上了解河长制相关论文,从各大媒体上查看各地有关河长制创新经验。想到好的点子,就跟领导和同事们一起商议,制定好的活动策划。“你是我们河长制工作的‘好参谋’!”市河长办的一位领导评价说。

借调那两年,株洲先后获得省真抓实干激励表彰、两个“全国先进”荣誉,我也被评为“株洲市河长制工作优秀通讯员”。现如今,借调期已结束。市河长办的领导和同事仍一如既往奋斗不止,我也主动参与其中,一如既往为株洲的河长制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参与】

与我眼中的“制造名城”在一起

株洲日报社经济新闻部副主任 高晓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城,是由人、事、物、企等等多重“细胞”细密组成。这座巨大综合体的每次“呼吸”,都和这些“细胞”息息相关。

身为记者,我既是其中细微的一“胞”,又要常常跳出其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冷静思考。这种看似分裂的身份转换,常常带给我很多新鲜的体验。

株洲,是一座被工业、制造荣光包围的城市。但强者之所以恒强,背后是更多难见的痛苦和努力。比如,抉择。

株洲荣光轨道交通装备,在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亿元产值的轨交集群后,伴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向上,面临天花板,龙头企业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多地市场,质疑声随之而来。2021年,“株洲被产业抛弃”的坊间质疑涨至高点。

单向的“看见”并非事实,误读的结果是阻碍发展,而多位的“考量”才更接近真相。从市委市政府的重重决策部署出发,从企业生存与扩张的思虑出发,从记者身份的所见所思出发,我写下了《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你就读懂了真正的株洲》一文,在全市各大权威媒体以及新媒体渠道的广泛转载、推荐下,以400万人次的总阅读量,直面质疑,打消疑虑,凝心聚力。

理不辩不明,势不聚不齐。株洲发展的瓶颈也不容回避。新一任的城市领导班子敏锐发现,大胆剖析,为这座城市寻找突围口。

在开放包容的大讨论氛围下,我和同事相继完成有关城市营商环境的内参文章,事关学习、借鉴、成长与自我突围的“发愤图强、重振雄风”镜鉴特别系列报道,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认可,并被纳入党员干部学习内容成为“大讨论”活动学习材料之一。

“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成为新时代株洲的发展注解。一场巨变扑面而来。身在其中的我,在“产业品牌”的镜鉴系列报道中,在每一个企业向上的节点事件中,深刻感知着这座城市悄悄改变的面容:

以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产业为引领的“3+3+2”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层面受到关注;

以田心改造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快速推进,解决企业的发展环境之困;

以积极对接央企总部、资本巨头、高等院校为引领的破局之举中,进一步打开发展的天花板,将高铁、汽车、飞机、刀具的产品实力,进阶成机械、电气、控制、材料、大科学装置等涉及产业基础领域和前沿探索的关键核心能力。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进化到质变。卓有成效的系列组合拳下,一座活力更足、实力更强、未来感袭人的“制造名城”正在快速成长。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边走边爱,与我眼中的“制造名城”在一起,“我”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更是为它奔走的热爱者。

农村伢子写“三农”

株洲日报社经济新闻部 记者 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两年重访,我发现醴陵市孙家湾镇的孙家湾村,“幸福”即将“翻倍”。

2021年夏天,我跟随市派驻村工作队第一次到村里。当时,村党群服务中心后面是一片荒地,周边杂草丛生。这次再看,宽敞的水泥篮球场、漂亮的村民大舞台、整洁的文体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

漫步在孙家湾村的“杉坡幸福屋场”,村歌《最恋是家园》旋律悠扬,“屋前三小”的小书屋与小讲堂里书声琅琅,小广场上舞姿翩翩。

“你看到的这片区域,马上就要提质改造,围绕‘瓷酒’特色打造村里的第二个‘幸福屋场’。”来到离村部不远的小公园,孙家湾村党委书记叶海涛兴奋地说起了“新计划”。

发生在孙家湾村的故事,只是“幸福株洲”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场山乡巨变在株洲大地悄然上演,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幸运的是,我以记者的视角进行了见证,以成长的脚步进行了丈量。

说来也巧,今年刚好是我踏入新闻行业的第十年。

十年前,我这个从山村考入大学的农村伢子,心怀迷茫走出“象牙塔”,一脚踏入了新闻的领域。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株洲发展日新月异,我自己也在多年历练后,从曾经的新手成长为一名新闻“老兵”。

回首这些年自己涉猎过的报道范围,乡村是我持续关注的重点。农村伢子写“三农”,再合适不过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革命老区茶陵县和炎陵县,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带领老百姓挣脱黑暗的旧时代,奔向幸福的新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株洲以高分答卷告慰先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回乡“种文化”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等典型人物,更是感动了全国。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株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心打造了全新的幸福风景——“幸福屋场”。

2022年,株洲建设了100个“幸福屋场”,今年还要建60个以上。从城到乡,从湘江之畔到罗霄山脉,“幸福屋场”串起了一道幸福风景线,为株洲的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我拥抱】

拥抱新变化 与时代同频

株洲日报社新媒体编辑传播部记者 赖杰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我入职株洲新闻网,那时身边很多同行都在说:网站是新媒体,你干的是朝阳产业,前途一片光明。

2023年,在副刊“打酱油”2年后,我再次回归网站,此时的PC端早已没落,移动端才是流量王者,江湖人称“得短视频者得天下”。

16年间,沧海桑田,新闻媒体传播方式亦如是。

还记得刚工作时,包里除了本子和笔,还得带上一个MP3。那时,手机虽然也有录音功能,但内存不大,能录音的时长并不久。能录能放又不占地的MP3由此成了标配。

不久后,“有图有真相”这句话随着网络的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图片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明晰,当时领导提出要求:“凡是出门采访,稿件必须配图!”图片拍摄,成了我迫切要学习的新知识。

学拍照,第一件事情是练胆。记得有次在市委礼堂开大会,台上坐着一排市领导,那时刚开始给稿件配图,而按照当时的要求,是台上的每位领导都需要一张“单人照”。如果站在台下拍,距离较远,只能拍到全景,而若是上台拍,则意味着要与每位市领导“面对面”。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看出了我的纠结,笑着说了一句“怕什么,你是为了工作”。思来想去,好像也别无他法,于是硬着头皮上台,鼓起勇气站在领导们面前。表情不行?再拍!角度不行?再拍!光线不行?再拍!一顿操作猛如虎,耳边除了领导的发言声,就只剩下相机快门的“咔咔”声。好在,拍照工作总算是顺利完成。如此几次下来,胆子渐壮,技术渐佳。

还有一次,省里有领导来株洲视察。在中车株机公司,我被夹在一大帮人中间,一边想记录领导们边走边聊的内容,一边想要拍张有几位主要领导的照片,可左转右转,始终找不到一个好位置。“你要到前面去,找个稍微高一点的位置,拍出来的照片才好看。”报社前辈刘飞黄轻声提点了一句。我立马往前跑了一截,提前选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顺利拍到了好几张能“交差”的照片。你看,除了胆量,经验也很重要。

除了拍照,处理图片、拍视频、剪辑视频……在新媒体工作,某种意义上是身处一个“复合型岗位”,文、图、视频,缺一不可,因此无论是光影魔术手还是绘声绘影,都需要去学习并使用。好在,那些过往在当时显得艰难,但回过头看,却令人心存感激。

年近40,还要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对我而言,新闻梦想,从未破灭。时代在变,那就接受变化,适应变化,成为变化!

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株洲日报社新媒体编辑传播部记者 罗春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在株洲晚报记者、编辑的岗位上坚守11年后,我选择加入株洲新闻网,成为网站的一名记者、编辑。至今,在报社的新媒体平台又工作了6年。我很骄傲参与和见证了株洲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付出,也有成长与收获。

当初,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投入新的战线?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我深深地感受到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对每个媒体人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转型,肯定要面临不少改变。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家里的长辈就打趣:你们报社记者出去采访真方便,揣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可以了。时间来到2017年,新媒体记者采访后,不单要有文字稿、还要图片和视频。“小白”上阵,有一次在拍视频的时候,我手忙脚乱地忙着切换拍照模式,旁边的同行小哥忍不住出手,“姐,点这里就同步拍照了。”“谢啦,帅哥。”

视频剪辑也是如此,一点点去摸索、请教。画面的取舍、字体的调整、音乐的选择……起初,一个一两分钟的小视频要弄一两个小时,中午不休息,也捣鼓得挺起劲。图片处理,网站、微信、客户端的编辑等等,初入新媒体,感觉自己的技能蹭蹭地增长。边采边写、即编即审即发,每一篇作品发布后的反响,总是能带来成就感或是学习提升的空间。可以说,新媒体的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满激情与挑战的。

从传统纸媒到新媒体这些年,工作流程变了,节奏变了。有一点我认为是不变的,那就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幻,优质的内容始终是赢得读者和引导舆论的基础,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始终是媒体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报社架构重建,新成立了新媒体编辑传播部。报社推出了快讯发稿、向上级媒体推介优质内容、融媒观察版面的设置等一系列举措,纸媒的内容优势可以更便捷地注入新媒体中,新媒体手段则可以促进“报”的生产传播。

在媒体融合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不断地解决受众痛点、满足受众需求。

满腔热情+一张厚脸皮

株洲日报社视频运营部记者 周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字记者工作,2015年转岗到株洲晚报编辑中心做编辑工作直至2020年,这10年的工作经历跟出镜八竿子打不着。

2020年进入新媒体工作后,开始接触拍摄、剪辑和一些零星的出镜工作,后来部门打造了一个政务类访谈节目,因为我有过丰富的采访经验,领导决定将这个重任交给我。当时的我一脸懵,既然要转型出镜,那“播”是最重要的,没有接受过专业出镜训练,镜头感不强、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成了“拦路虎”。

我能想到的最好办法是模仿。央视的主播离我太远,我从各个省媒、各地市州融媒体中心的节目看起,各类访谈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对一些片段进行模仿,节目一边做一边不断改进,一段时间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发音、断句、手势和走位,以及在节目中对节奏感的把握都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第一次正式访谈节目在前年,采访对象是时任市商务粮食局局长,拍摄场景很丰富,既有边走边聊,也有对谈。后来的成片虽然看上去BUG不多,略有谈笑风生的感觉,但只有我知道自己当时有多紧张,经常紧张到忘记表情管理,要靠摄影师提醒才会开始微笑,连说话都不自觉地用上了书面语。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来的节目当中我找到了解决方法:无他,唯手熟尔。前期做好充分准备,了解采访对象,才能聊得胸有成竹;采访提纲做成手卡,提问时往往会给我特写镜头,所以问题需要我提前完整地背出来,并能用通俗的语言自然地讲出来。

拍摄之后的复盘也尤为重要。剪辑师同事工作时我都要守在旁边,每个镜头、每个片段我都会反复看很久,不停找自己的错处,“这句开场气场不足”“这个地方没接住话”“又忘记表情管理了”……复盘和讨论是快速提高的另一“秘籍”,拍摄结束后跟摄影师、剪辑师的反复讨论,已经成为我们小团队的习惯。

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用我一如既往对于工作的热情,加上一张不怕出错的厚脸皮,我走上了从文字记者到出镜记者的转型之路,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亟须“升级”与“更新”,看着身边的同事们纷纷转型成功,我也看到了纸媒未来的希望。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