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石家庄的沿西社区国营大食堂有点火,不光是因为这里环境清洁、卫生便捷,已接待及服务顾客逾两万人次,也不仅是因为这里的饭菜物美价廉——“5元就能吃饱,9元就吃好”,而是因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国营大食堂:究竟有利于民,还是与民争利?》引起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都市报》的文章洋洋洒洒,归纳其核心观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鉴于国营大食堂获得政府补贴,导致成本降低,价格优势显现,因而对周围的小型餐馆、外卖店产生压力,甚至可能引发餐馆关停及人员失业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国营大食堂的补贴主要源于税收,前来就餐的主要是周边居民,相比之下占比不大,这对于其他纳税人而言似乎并不公平。更为关键的是,那些生活极为困难的家庭及孤寡老人或许无法享受实质性的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就感觉很不对劲。首先,石家庄国营大食堂是否存在补贴?补贴金额又是多少呢?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并未进行深入调查,仅依据全国其他的社区食堂运营模式进行推测,这种行为是否属于“先入为主”或是“有罪推定”?据我所知,该食堂实际上并未获得补贴,更无涉公共预算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我所知,国营大食堂是石家庄国投集团为构建石家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借助石粮集团的场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家家惠食品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初期是以开设饭店为主,此后还将陆续拓展生鲜、家政、便利店、托育和菜鸟驿站等服务领域,以便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食堂”,更不能混淆为平均主义大锅饭。由于是国企开设的饭店,而且石粮集团本身就是农副产品、米面粮油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本身就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再加上这国营食堂的公益属性,于是就把原本可以盈利三块五块的利润压缩至只赚一两块钱了,目的就是便民惠民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国营大食堂会冲击周边的餐饮店和小饭馆吗?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石家庄这两年新建了很多绿地公园和球类运动场地,这些都是免费供市民们运动休闲娱乐的,它们会影响一些大型主题乐园的经营吗?在北京坐公交好像只有几毛钱,会影响出租车、网约车的生意吗?还有石家庄公办的高中收费很少,只有几百块,而民办高中学费一年动辄几万,难道就没人上了吗?要知道,国营大食堂仅供应一些家常菜品,并不会涉及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和桂林米粉等特色美食,这其实是餐饮行业的不同赛道,彼此间很难形成冲突,更不可能引发关张失业之类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衡量一项事物或者现象的优劣,其标准应该是“能否服务于人民,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如果以这一标准去审视并解决问题,那么石家庄国营食堂究竟是“有利于民,还是与民争利”便一目了然。从不断涌入食堂的顾客,从民众的口碑赞誉,从大家普遍受益的实际情况来看,石家庄国营大食堂无疑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惠民便民利民是咱们做事干事的出发点和归宿,南方都市报请不要忘记了“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