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拥护,背后“插刀”,这样的人在蒋介石身边十分多见。

郝柏村随侍蒋介石五年,曾从他手中接过云麾勋章和虎字荣誉旗,更是在台湾“行政院长”之位一坐就是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揽获大小蒋的双双信赖,多年以来也都在拥护和支持蒋家父子的政策,但到了晚年,郝柏村却“再难伪装”,直接对外坦言:“蒋介石有错”。

郝柏村为什么会说蒋介石有错?他眼中的蒋介石,又错在哪里?

从少爷到行政院长

郝柏村并不是中国台湾人,他和蒋介石一样,都是从大陆“逃”过去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在江苏盐城的郝柏村,家里面曾是当地的地主家庭,可以勉强跻身“富户”行列,不过他的家庭却并不封建,郝柏村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较好的教育。

1935年,当时日本人已经侵占东北,伴随着青年志士抗日爱国情绪的日渐高涨,郝柏村同样也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实现理想,中学毕业之后,郝柏村虽然考上了常州高中,但却选择了南京的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第12期的学生。

那时候的黄埔军校已经不是孙中山建立之初的那个“联俄联共”的黄埔,而是经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国民党军事学校,在学校中学习政治已经胜过了学习军事理念。

因为抗日战争在1937年全面爆发,战场上急需人才,郝柏村在没有完成学业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回到家中与亲人相聚的郝柏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余生的命运将会从此改变。

和家人短暂重聚之后,郝柏村回到了所在部队65军,参加了当年10月在广州与日军18师团的战斗,他也在战斗中获得了人生当中第一个“奖章”:一块嵌入身体无法取出的日军弹片,这块弹片一直跟随着他走过了余下的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战役之后,郝柏村被调到了炮兵部队担任营长职务,他也认识了军旅生涯中的贵人:顾祝同。

因为是黄埔同门、又是老乡,所以顾祝同对郝柏村这个小老乡极为照顾,在顾祝同担任国防部参谋长之后,对郝柏村更是多加提携。

所幸郝柏村并非银样镴枪头,在皖南以及远征军赴印度等战斗中都表现得还是十分出色,顾祝同也乐得把郝柏村带在身边,视他为自己的心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荣俱荣,顾祝同节节高升,郝柏村也逐渐成为了国民军队的中层将领,在1949年国民党撤退时,被一同带到了台湾。

到了台湾之后,顾祝同担任了国防负责人,郝柏村自然也在顾祝同的照顾下顺风顺水,曾经当过负责金门防务的中将副司令,也因在金门炮战时“守卫有功”,逐渐成为了老蒋身边最信任的人,最后还坐上了“行政院长”这一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普通的军校学员一步步成长到台湾“行政院长”这样举足轻重的政坛人物,既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同样也离不开郝柏村自身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觉悟。

老蒋的“忠臣”,“反独”先锋

从1965年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郝柏村在蒋家父子的身边一共“伺候”了23年,可以说是蒋介石的“死忠”。在蒋家父子身边多年,郝柏村也知道了蒋家父子的脾气秉性,尤其是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败逃台湾之后,蒋介石的脾气愈发暴躁,日记几乎成了“骂人大全”。

不管是部属还是同辈,只要有一点做的让蒋介石不满意,他都会极尽言语抨击,从来没有被骂过的,只有孙中山等寥寥几位长辈。

有人说暴躁劲过去之后,蒋介石虽然也会反省,却很少改,而郝柏村看到的,蒋介石向当事人道歉的次数也是绝无仅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却脾气的暴戾,自诩军事上料事如神的蒋介石,多有的也是马失前蹄。

就说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日方之挑衅,让美国不得不宣战,中方由此进入了对轴心国联盟作战的阶段。

战场讳莫如深,成功之猜测于军事作战而言属上佳。面对日本,蒋介石一直主观判断其会向北进攻苏俄,事实证明,蒋介石错的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既符合两国之战略利益,也能避免被德日两面夹击,屡料屡错的蒋介石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军事上的眼光已然愈发差劲。

虽有“反攻”之心,却再无“反攻”之力,1975年蒋介石病逝,13年之后,其长子蒋经国也抱病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在军中号召力极强的郝柏村成为了当时台湾政坛中的“定海神针”,两界政权交接稳定之后,郝柏村卸任军队“参谋总长”的职务,紧接着担任了“行政院长”,这一履职为台湾政坛和台湾百姓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郝柏村担任行政院长时,曾经致力于推动两岸之间的和平对话,海峡交流基金会等两岸关系改善的重点工程,都是在郝柏村的促进下达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不法之人政治立场的逐步转变,“独立”立场越来越明显,已经年迈并且失去兵权的郝柏村虽然曾经高喊“消灭独立”,但是却已经没有了政治权力。

在与民进党的一次次竞选失败后,郝柏村还是无奈地选择退出了政坛,转为以民间交流的方式继续推进两岸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一个抗战的老兵,今年95岁,很幸运能在七七事变77周年的时候,来这里怀念抗战历史。”

北京卢沟桥畔宛平城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2017年的7月7日迎来郝柏村这位台湾参访者,而他的一句“取消不平等条约,收复失土,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却是直戳蒋介石的脊梁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证明蒋介石曾经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错误的《雅尔塔协议》

郝柏村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是神圣的、不可分割的,但蒋介石所签订的《雅尔塔协议》却把外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上划分了出去,这是他最不能够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美国、英国、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议》,这份协议中不仅商定了战争胜利之后对于德、意、日的处理方式,而且还把原本属于我国,但当时已经被苏联诱导“独立”的外蒙古地区“维持原状”。

也就是说,这三个对中国和蒙古地区都不具备主权的强国,私自做主把外蒙古划分给了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份协议在对于日本侵占中国土地方面进行了应有的归还说明,但却从实际上把中国的主权位置放在了美国之下。

当时罗斯福曾经说过,“从此之后中国将会成为能够支配东方的强国”,这让蒋介石误以为自己将会是“四强首脑”,也是让蒋介石误以为签订协议之后,自认为会得到美国和苏联共同支持的根本原因。

其实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有了与共产党再次决裂的预谋,而中共又与苏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能够让斯大林放弃中共或者转而帮助国民党,蒋介石才用外蒙古地区给斯大林递出了“投名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雅尔塔协议》还把大连港、旅顺口、中通和南满铁路的经营权“租”给了苏联,从某些角度来看,这已经不仅是划分了一块“租界”那样简单,而是直接划分了一个拥有治外法权的“飞地”。

这样的条件,几乎可以同清末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划上等号,在当时的国民政府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对声音。

迫于国民政府内外的各种压力,蒋介石不得不派出宋子文到苏联进行谈判。然而,随着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美苏又加紧了对蒋介石的催促,最终蒋介石在各种压力之下,还是选择了向三个强权国家妥协,认同了协议中的条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蒋介石当初因为有着一定私心的这一次妥协,才让苏联有了一定的“合法证据”,给新中国成立之后收回外蒙古等地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经向世界各国宣布推翻以前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这其中也包括《雅尔塔协议》中的分裂领土条约,不过尽管我国多次与苏联进行沟通和谈判,但仍然收效甚微,以至于不得不允许外蒙古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郝柏村对于蒋介石的一些政治决定始终推崇,但是对于蒋介石认同《雅尔塔协议》而丧失祖国领土的这一行为,他还是保持了自己应有的正确看法。

结语

郝柏村从黄埔毕业、曾投身抗日战场、解放战争,又在蒋家父子的身边服侍多年,可以说是蒋介石的“死忠派”,但是他在民族大义和祖国统一的方面还是清醒的、明确的,同样也是敢于对蒋介石所作所为说“不”的清醒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柏村的这种态度,也正是支持他一直致力于不向强权国家屈服、祖国两岸统一种种行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