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你让我路更宽,我让你心更宽。”在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有一条“三米巷”,这条宽度三米多的巷子临近梧桐村村民委员会,直通村内主干道。

曾经一米余宽的狭窄小路,仅能容三轮车通行,村民出行不便。2018年,巷道内多家村民无偿捐出自家宅基地用于修路,这才有了如今3米余宽、80米长的道路。2020年,梧桐村在巷道内架起廊架,墙边种上紫藤,形成绿叶成荫的紫藤长廊,成为梧桐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巷道正式更名为“三米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米巷。王倩雯供图

“巷道宽了,又修成水泥路,大家出行既方便又安全。”一进入“三米巷”,便能看到两张老照片,直观地感受到“三米巷”的今昔对比。

“祖百民,梧南六组村民,为人忠厚老实,在修建三米巷中让出宅基地0.2亩。”“祖浩军,敢闯敢拼,热心助人,为家乡发展经济、提高收入作贡献,在修建三米巷中让出宅基地0.2亩。”“祖百芬,敦厚善良,孝顺,几十年如一日地独自照顾年迈老母亲,在修建三米巷中让出宅基地0.2亩。”

不只有他们,还有祖俊英、祖彦民、祖尚清、祖军凯等共7户家庭。可爱可敬的他们,不为一己私利、你争我抢,而是以开阔的心胸睦邻友好、和谐相处,把自己置身于梧桐村的发展建设中。近年来,梧桐村“两委”更巧借“三米巷”,将礼让精神融入矛盾纠纷化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村里的孙烈芳老人无偿奉献自己家30余平方米宅基地用于修路;梧桐村党员武学军无偿奉献宅基地180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拆除附属物2万平方米,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腾出了较大空间……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115”乡村振兴示范村、淮北市第六届文明村镇杜集区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一项项荣誉来之不易,党组织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比着干。

党组织凝聚力更强、集体经济发展更快、人居环境更优,梧桐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谋发展,将“三米巷”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和谐村奏响奋进曲,邻里氛围越来越和谐,村庄发展越来越顺畅,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