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记者节。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众多西方人士纷纷撤出南京,但有五位勇敢的西方记者,放弃了最后的撤离机会,义无反顾地成为南京城内的战地记者。他们是: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弗兰克·德丁、美国派拉蒙新闻电影社记者阿瑟·孟肯、美联社记者查尔斯·麦克丹尼尔、英国路透社记者莱斯利·史密斯。他们将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报道出来,为世人留下了来自南京一线的消息。向他们致敬!

“他们当时在南京”系列今天为您讲述 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的事迹。

01

逆行勇士

阿契包德·特洛简·斯蒂尔,1903年6月25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1916年,13岁的他随家人移居美国,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 1924年, 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他开始环球旅行,首站就是中国。当他来到中国后,就把脚步停留在了这里,从此开始在华二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契包德·斯蒂尔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日本步步紧逼的被侵略态势。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也许是动荡不安的局势引起了斯蒂尔的注意,来华不久,他便成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本德的助手。斯蒂尔报道了九一八事变,立即显示出杰出的采访才能。时任日本同盟社上海分社社长的松本重治后来回忆说:“斯蒂尔是位能干的记者。关东军在追击马占山时,马占山从北满撤退到西伯利亚。内地普遍传闻他已战死,但斯蒂尔却估计他仍然活着,千方百计来到西伯利亚,与马占山进行了单独会谈后,发表了《马占山依然健在》的独家报道。”

1932年,斯蒂尔离开《纽约时报》,转任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与《纽约先驱论坛报》国际部特派记者被报社派驻北平,在华北一带采访报道日本制造的多起侵华事件,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此外,他还兼任美国《太阳报》和《每日邮报》的记者。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揭开了全面侵华序幕。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斯蒂尔关注着中国命运。同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之后立即挥刀指向南京。就在广大民众纷纷逃离南京时,斯蒂尔却选择逆向而行,于12月2日辗转抵达风雨欲来的南京城。

02

世界上首篇南京大屠杀报道

斯蒂尔一到南京,就发出了第一篇关于南京保卫战的战场通讯,描述了“ 死守南京的阵势”。12月10日,日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后,斯蒂尔以“大炮集中攻击南京”为题,描述了极其激烈的战斗场面:“ 今天我在一个易于眺望的地方观察到炮弹一个接一个地落在南京的中央以及南部地区,继而纷纷爆炸,平均一分钟四回这样的频率。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浓重的烟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在南京城外升起观测气球,指挥炮兵轰击

面对日军总攻,中国守军英勇还击,给斯蒂尔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写道: “只要有城墙在他们和日军之间存在,就顽强抵抗着。在中国军队的炮口,炮弹一个接一个地打出。”斯蒂尔感叹:“ 南京最艰难的时刻来临了。”

在他的报道里,日军的进攻是猛烈的,中国军队的抵抗是顽强的,战斗日益激烈,“ 守卫在城墙垛上的部队用机枪嗒嗒地射击着,子弹在头顶呼啸。 ”

1937年12月12日至13日凌晨,南京已岌岌可危。斯蒂尔仍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城市街区,与中国士兵并肩战斗,遇到日机投弹时,他“ 从汽车里出来,靠近墙壁卧倒 ”。他看到中国士兵被日军炸伤后痛苦哀号、凄惨的场景令他难以忘却,他写道:“ 他们痛苦的呻吟将长久萦绕在我的记忆之中。 ”

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城。此刻,斯蒂尔与其他四位西方记者仍然留在南京,记录他们亲身经历的黑暗时刻。12月15日,斯蒂尔等西方记者经过与日军当局交涉,最终获准乘坐美国军舰“瓦胡”号离开南京,前往上海。斯蒂尔一上舰艇就立即赶往发报室,将他手头最新的稿件发送出去。这就是1937年12月15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头版刊登的《 日军杀人数千 》,副题为“ 目击者叙述沦陷城市‘四天地狱般的日子’,街道上尸体积有五英尺 ”。由于时差的原因,这篇报道刊登的时间也是12月15日。从目前所发现的史料来看, 这是最早见报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讯息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2月15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报道称日军在南京的江边杀人数千。这是世界上第一篇有关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报道

由于斯蒂尔兼任《太阳报》和《每日邮报》记者,所以这篇报道也同时刊登在这两家报纸上。两家报纸均对标题作了些改动,《太阳报》的标题为“地狱般的南京沦陷,记者离开时看到残酷的大屠杀”,《每日邮报》的标题是“目击300人被处死”。一天里,三家报纸同时刊发南京讯息,让美国社会初步知晓了一场特大暴行正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南京。美国主流报刊《纽约时报》也注意到这篇报道,于第二天转载了斯蒂尔报道开头一段—— 南京“四天地狱般的日子”,并在电头中写道“ 12月15日,沦陷讯”。12月18日,美国《世界日报》又以“ 日军在南京进行屠杀掠夺”为题,转载斯蒂尔的报道。

03

报道引起美国主流舆论关注

1937年12月17日,斯蒂尔抵达上海。他仍然关心南京局势,牵挂着留在南京城内的美国同胞和南京难民。

12月18日,斯蒂尔从上海发出专电,题为《南京的美国人的勇敢》,报道了外籍人士在南京安全区救援难民的事迹。报道称:“如果不是在攻击中一直留在南京的少数美国人和德国人勇敢地进行了一些活动的话,情况有可能变得更加恐怖。”斯蒂尔介绍了金陵大学美籍教授刘易斯·史迈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明妮·魏特琳、鼓楼医院美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救援难民的情况,称他们的救援行动是“英雄行为”。

除了美国人,离开南京的斯蒂尔没有忘记苦难中的南京市民,结合传教士传来的讯息与自己在南京的见闻,在报道中多次提及南京难民。1938年2月3日与4日,《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连续两天刊发斯蒂尔的报道,分别题为“ 揭 示恐怖残暴的场面”和“ 在南京屠杀惊恐的中国人”,内容为斯蒂尔回顾亲历的南京沦陷及大屠杀初期的情形。他在报道《揭示恐怖残暴的场面》中指出,南京沦陷后的混乱是他在华战地记者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

早在1937年12月30日,位于北平的德国驻华大使馆办事处在寄给汉口的秘密报告里,斯蒂尔采写的上述两篇报道被作为附件收入其中。35天后,报道内容公开见报,立即引起了美国主流舆论的关注。2月14日,纽约《时代》周刊以“ 目击者——南京残暴事件”为题,转载了这两篇目击报道。

04

记录“马吉影像”放映情况

1938年3月28日,美籍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影机在南京秘密拍摄的日军暴行影片在汉口进行了小范围的放映。当时,知道马吉影片的人非常少,看过影片的人更少,而斯蒂尔则写下了这部记录南京大屠杀现场影像的影片在汉口放映的情况,十分珍贵难得。他写道:“ 电影中所揭示的日本人残忍的可怕证据使得南京新政府的赞助者——日本人,所夸夸其谈的亲善显得多么空洞和滑稽可笑……许多镜头描述了可怜平民沦为无纪律、残忍、性欲强烈的征服者的牺牲品。”

05

报道解放区人民抗战生活

斯蒂尔此后前往中国内陆,继续报道中国抗战。他在重庆和延安都留下了采访足迹。1938年5月,斯蒂尔与瑞士新闻摄影记者沃尔特·博斯哈德一起,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的安排下,随八路军运输车队从西安出发,踏上了探访延安的路途。来到延安后,斯蒂尔看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报道了解放区人民的抗战生活,采访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

1946年9月,斯蒂尔以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身份,再次访问延安。9月29日,毛泽东接见他。这次谈话被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92年2月28日,斯蒂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市离世,享年8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材来源:《南京不会忘记》之《阿契包德·斯蒂尔》王立 著

·编 辑: 俞月花

·校 审: 李 凌 赵伊汉

·监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