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1.

这是日军陆战史上最荒唐的一场败仗,10万日军出征印度,最终7万人横尸荒野。可笑的是,大半日军并非战死,而是活活饿死的。

1944年3月8日,英帕尔一科希马战役打响,日军中将牟田口廉也在开战前大放厥词:“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然而结局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在牟田口的“英明”指挥下,日军被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无数,最终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那么,这次战役日军究竟为何输得如此狼狈?这位牟田口中将是如何创造这一“辉煌”败绩的?

1943年,二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行动成功扭转了战局,美军在瓜岛战役中大败日军,狠挫了日本的锐气。

而另一边,东南亚战场的局势也在发生转变,英军在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集结使得日军嗅到了危机。

8月,盟军在东南亚设立司令部,总司令是英国皇族贵胄蒙巴顿。随后英军不断在印度部署兵力,与日本驻缅方面军形成对峙。

为了夺回战争的主动权,日军在德国的指使下开始谋划对印度发起攻势,消灭东南亚战场的潜在威胁。

1944年1月7日,日本正式决定发起英帕尔一科希马战役,代号为“乌”号,负责战役总指挥的正是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

说起这位牟田口,可谓是罪大恶极。1937年七七事变时,正是由他直接指挥部队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由于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背后撑腰,牟田口一直有“小东条”之称,他在日本陆军部队中向来都是横着走。

并且作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正统”陆军,牟田口自视甚高,对于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相当自信。

这次接到出战印度的命令后,牟田口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在东南亚战场上大展拳脚。

决定发起进攻后,牟田口首先选定了出征方向——位于印度与缅甸边境相交之地的英帕尔。

他之所以选择从这里突破,一方面是因为英帕尔地处交通要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英军的重要军事基地。

英军被打出缅甸后,花了两年时间在这里建设起了大规模的营房、弹药库以及医院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军事和后勤基地。

并且英国还花了大力气在原始丛林中开辟公路,将英帕尔与铁路终点站迪巴普尔连接起来,使得军需物资能够顺利转运,确保了后勤补给。

也就是说,英帕尔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于日军来说,拿下英帕尔就相当于把握了命门。

然而,相比较于英军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日军的作战补给却是个大难题。

但是牟田口却根本没将补给问题放在眼里,他认为自己能带领部队在三个星期内搞定英帕尔,压根不需要补给。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最后结局大快人心!

02.

你见过牵着牛羊去打仗的吗?只因指挥官的狂妄和愚蠢,让10万日军在作战时不得不忍痛挨饿,最终7万人成了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

为何如此之多的日军统统葬身荒野?牟田口究竟是如何指挥的这场日本陆军史上最荒唐的败仗?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率驻缅方面军第15军的10万人马横渡钦敦江,正式打响“乌”号作战。

10万人的大部队对于补给的需求量自然也十分巨大,但是牟田口却没有将心思放在正儿八经的补给供应上。

为了节省花在后勤上的力气,牟田口突发奇想,在出发前让部队从缅甸境内掠夺了大量的牛羊。

他打的算盘是,这些牛羊一来能当苦力,作为枪支弹药的运输工具;二来还能在部队食品短缺的情况下宰了当做应急口粮。

但是天真如他,牛羊作为耕田的牲口不仅没有大量负重的能力,还“无组织无纪律”,根本没办法老老实实长途行军。

这个消息传到盟军司令部后,蒙巴顿高兴得笑掉了大牙,既然日军不擅补给,那就干脆诱敌深入,断其后路。

于是蒙巴顿当即下令,让钦敦江西边的边境部队后撤,在英帕尔高地建立防线。

这样一来,就能让日军远离其后方基地,背靠钦敦江作战,从而只能完全依赖于极其不可靠的牛羊“运输大队”。

同时,英军还可以通过盟军的空中势力,在保障己方后勤的同时截断日军的地面补给运输线,进一步削弱其作战力。

而牟田口安排的这些牛羊在盟军的轰炸下显得不堪一击,很快就死的死、跑的跑,不仅物资被打得七零八落,“口粮”也没了指望。

并且对于日军而言,雨季的临近就像一个死亡期限。若是不赶在雨季之前夺下关键胜利,日军在汹涌的钦敦江面前将会毫无退路,从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战争初期,日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钦敦江,但是之后其33师团却接连犯了两个关键性错误,让牟田口颇为恼怒。

原本33师团的右翼突击队已经占据了地方第17英印师后撤的必经要道,但是该师团的指挥官却犯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他们在没有侦察的情况下,便误以为敌军早已通过此地,于是放弃埋伏,将这个绝佳的的堵截之地拱手让给了敌人。

而左翼突击队的错误同样可笑,当时与英印师遭遇后,其215联队长为了表明必胜决心而将密码本销毁,准备投入作战。

然而33师师团长柳田却会错了意。

柳田是情报官出身,实战和指挥经验不足,得知此消息后没能看懂部下这是在表决心,而是误以为215联队陷入了全军覆灭之境地。

于是柳田便下令让联队停止作战赶紧撤退,最后导致本已是瓮中之鳖的地17英印师得以扬长而去。

但是这位柳田和牟田口凑在一起可谓是“卧龙凤雏”,他在得知实情后不仅不赶紧派人追击,反而把锅全甩给“后勤补给不足”,把帽子扣到了牟田口的头上。

而牟田口这边正愁一肚子火无处发泄,柳田这下无疑是撞到了枪口上,直接被撤了职,接替其位置的则是田中信男。

之后田中信男虽然下令全力追击第17英印师,但却以失败告终,而此时的的日军虽然表明上仍处于攻势,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03.

这是让日军中将牟田口耻辱一生的败仗,10万日军浩浩荡荡出击,最后却落得个横尸遍野的惨状。

那么,牟田口最后是如何将这么多日军置之于死地的呢?他自己最终又落得了个什么下场?

随着战线被不断拉长,日军的退路已经到威胁,面临的补给问题也日益严峻。见此情形,蒙巴顿开始部署反攻行动了。

牟田口此时显然有些被逼急了,甚至下令让33师团的后方勤务部队也全部投入反扑作战。

1944年6月初,日本驻缅方面军实例领官河边三正会见了牟田口,旁敲侧击地说明此战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

但是一向嚣张跋扈的牟田口却有些下不来台,态度依旧强硬,坚持认为必须拿下英帕尔。

而这位河边三正又是个圆滑世故的主,他很明白东条英机对牟田口十分器重,自然是不愿得罪,只好让牟田口继续打下去。

由于英军在英帕尔高低的防御线已经很难突破,牟田口决定换个方向,下令让部队从北边迂回攻入英帕尔。

此时日军已经在缺乏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苦战了3个月,牛羊没了,连许多战马也已经累死了,战士们带的口粮也所剩无几。

更糟糕的是,最令他们担心的雨季来了。士兵们需要应对丛林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忍受着饥饿和连日阴雨的双重折磨。

但是在牟田口“鼓舞”下,第33师团竟然在6月22日奇迹般地在英印军队的围剿下穿过了丛林,直逼英帕尔边缘地带。

不过此时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力气再投入战斗了,只能缩在城外吃野草度日。

由于饥饿、劳累和恶劣的环境,3万多日军在行军途中染上了伤寒和疟疾,很快便数以千计地接连惨死。

同时,原本在挺进科希马方向夺得一定优势的日军第31师团,也由于英军增援部队的到来而落入下风。

拖到6月25日,其师团长佐藤在没有得到牟田口同意的情况下,命令师团的主力部队开始后撤。

并且佐藤事先也没有与在科希马南部作战第15师团通气,导致第15师团被英军围困,陷入险境。

如此一来,牟田口手下第15军的三个师团事实上已经从内到外全面溃散,他终于绷不住了,灰溜溜地提出了撤退申请。

7月2日,经东京方面批准,“乌”号作战正式停止,余下的日军开始落荒而逃。此时的日军已经死伤过半,撤退的人中也有半数都是伤病员。

战后,英军曾这样形容在追击途中见到的惨状:“到处是赤脚露体的尸体,士兵像骷骸一样躺在泥地上......”

这场战役在后来被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评价为“日军在陆战中遭到的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而这一切都是由牟田口廉也的愚蠢指挥引起的。

1944年12月,不堪耻辱的牟田口自杀未遂,最后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作为甲级战犯遭到逮捕审判,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

善恶终有报,包括牟田口在内的侵华日军都将会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