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中国10月CPI同比-0.2%,PPI同比 -2.6%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下降0.2%,前值为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与此同时,10月PPI同比下降2.6%,前值为下降2.5%,降幅进一步扩大;中国10月PPI环比持平,前值0.4%。

2,中国平安清仓碧桂园

11月8日,一则中国平安将收购/控股碧桂园的消息,让碧桂园股价一度大涨逾17%,并带动港股地产股尾盘集体走强,截至收盘融创中国涨超30%,中国恒大涨超28%,碧桂园涨超12%。对此,中国平安立即予以否认,称该报道完全与事实不符。碧桂园方也向华尔街见闻表示不知情,从未听说。随后中国平安亦透露,截至三季度末,其已不再持有碧桂园的股份。

3,GLP-1减肥神药正式上市!礼来替尔泊肽在美国获批

礼来商品名为Zepbound的替尔泊肽药物获批适用于成年肥胖症患者和超重群体,六个剂量售价1059.87美元,预计今年底以前投放美国市场。替尔泊肽未获批用于减肥前已是有史以来爬坡放量速度最快的药物,二季度销售额环比激增72%。

4,近八成投顾看涨四季度 消费股关注度提升

投顾在四季度仍最关注科技股,但是看好科技股的投顾占比较上一季度小幅下降,看好食品饮料、医药等防御性板块的投顾占比则明显提升。其中,31%的投顾看好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板块,较上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23%的投顾看好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较上一季度提升了12个百分点

5,高瓴绕道式减持隆基绿能遭立案调查

隆基绿能11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HHLR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中国证监会决定对HHLR公司立案。本次立案事项系针对公司股东HHLR公司,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6,聚焦科技医药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持仓浮现

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不定期公告披露了机构最新持仓情况,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路径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医药、科技板块颇受机构青睐。除了密集出手加仓以外,机构也在调研中寻找机会。从调研情况来看,科技与医药领域依然是机构重点关注方向。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医疗器械、计算机软件、半导体行业机构调研次数均超过4000次。

7,消费电子三季报出炉:概念先行为主 华为产业链业绩稍见回暖

近期,华为和小米手机的热卖,让市场的关注度重新回到消费电子行业,但从A股消费电子板块的三季报来看,市场仍处于温和复苏的过程中。有8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他9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

8,易方达榜首,汇添富垫底 首尾相差37个百分点 近八成FOF三年不赚钱

基金市场上有着“专业买手”之称的FOF产品遭遇“滑铁卢”,与彼时展现的“专业”姿态有所差异。截至11月7日,有八成产品近三年来未能实现盈利,表现最好的易方达如意安泰一年A与亏损最多的汇添富积极投资核心优势三个月持有期的区间回报分别为8.67%、-29.3%,首尾相差超过37个百分点。

9,碳酸锂价崩!悲观者预期或将跌至5万元/吨

11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15.85万元/吨,已连跌13日,再创两年新低。同样,11月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401收跌4.33%,价格创出历史新低。(11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报收145350元/吨,盘中一度跌至138300元/吨)。

10,主动权益基金弹性恢复 逾百只基金涨幅超10%

市场行情回暖,主动权益基金再次扛起“急先锋”大旗。自8月18日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来,一大批主动权益基金在反弹行情中强势回血,最高收益率超过20%。不少基金涨幅甚至超过了近1年涨幅,恢复了往日的高弹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