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攻势之后双方兵力对比

随着兵力的增加,东北民主联军逐步掌握了主动,在1947年5月发起了夏季攻势。在历时50天的夏季攻势中,国民党军损失约6万人,而东北民主联军损失不到2万,双方的兵力对比进一步逆转。

此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各军在连续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兵力日益不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奉命来东北收拾局面的陈诚将原来13个保安区所属的地方部队改编成12个暂编师,分拨给各正规军。此外陈诚还大力收编游杂武装补充正规军,因此总兵力增加到了50多万。

秋季攻势之后双方兵力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季攻势之后双方兵力对比

由于后备部队充足,东北民主联军的损失很快得到补充,并发起了秋季攻势。国民党军新组建的暂编师战斗力低下,而原有部队经过多次整补以后战斗力也大不如前,因此在秋季攻势中,国民党军再次损失69789人,而东北民主联军损失不过1万出头一点。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陈诚只能再次以部分地方保安团组成4个暂编师,加上新一军、新六军、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第九十四军中各抽调1个师,组成了新三军、新五军、新七军3个军。另外又以保安团组成了暂编第一、第六十一、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师,这样把总兵力扩充到了58万。

但是这么一来原有主力部队被拆散,战斗力进一步被稀释。

而东北民主联军通过升级地方部队组建了7个独立师,主力部队扩充到了35.14万人,地方部队31.6万人,加上总部直属人员,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扩充到了73.84万,在兵力上已经具备了压倒性优势。武器方面,随着缴获的增加,东北民主联军已经不弱于对方。

冬季攻势之后双方兵力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季攻势之后双方兵力对比

1947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并随即发起了冬季攻势。由于此时东野已经具有了压倒性的兵力优势,而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则进一步下降。因此冬季攻势中,我军一举歼敌156383人。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国民党方面尽管依靠美国的援助,竭力维持,到1948年9月,也不过勉强把部队整补到了55万人,基本恢复了47年9月的水平。

然而在1947年7月,东北局通过了建立二线兵团的决议,打破原来的民兵、地方部队、主力部队三级军事机制,直接从主力部队中抽调骨干人员,然后配备新兵组成独立团,经过训练以后补充主力部队或者是组建新的主力部队,大大提高了部队建立速度。

1948年2月至4月,第一批40个独立团10万人整训完成,除了充实主力部队外,余下又组建了6个独立师,加上辽东地方武装升编的5个独立师,东北野战军一下子增加了11个师的部队,野战部队增加到了59万人,加上地方部队有32.58万人和军区直属的各部门,东北全军合计有99.52万人,几乎两倍于敌,此后的局面就是彻底的一边倒了。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单就国共双方直接在东北投入的部队来说,国民党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差不多有3倍的优势。但是在根据地建设完成以后,东北军区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将地方部队转化为野战军,源源不断向前线提供新鲜血液。

而国民党方面的地方部队因为是收编游杂武装而成,素质差,军心不稳,导致升级潜力低下,始终没能转化为主力部队。

这直接导致了在东北双方的兵力变化越来越有利于我军,并最终决定了东北的战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