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这些年来,伴随中国的国际声望及影响力快速提升,涉华议题已经成为很多大型国际论坛的“标配”。无论谈及国际秩序、全球治理等宏观议题,抑或讨论某些地区热点等相对微观领域,中国都被认为是或远或近但很难避开的“因素”。而在这些“涉及中国”的场合,中国学者与中国声音往往备受关注。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罗马尼亚中东政治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中东形势年会,共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学者参会,其中主要又是来自中东和欧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现场多了我和同事两个中国面孔,这也引发现场学者和媒体的兴趣。在会议发言中,大家无论提到沙伊复交、中东“和解潮”,还是金砖机制和上合组织与中东的密切合作,几乎都在不断重复着一个词,“China”(中国)。在论及时下持续严峻的新一轮巴以冲突时,与会者也普遍关注中国如何发挥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多元国际场合,笔者更加深刻意识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密切关联,也更充分体会到外界对于中国继续促推中东和平和解有多期待。

为什么在一个以中东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中,中国俨然成了“主角”?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中国确实为中东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选边站队,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新选项。在现场交流中,笔者发现许多中东学者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倡议”耳熟能详,他们的确将其视作通往和平与繁荣的新思路。二是历史上经历过的困难使中国对中东可以感同身受。现场的叙利亚、黎巴嫩学者谈及巴勒斯坦当前困境时,都提到了中国在近代史上的苦难遭遇。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相信,中国会始终与国际公道和正义站在一起。这种“期待感”可以说贯穿了会议全程,经历了战后数十年的对抗与对立之后,中东国家正在努力探寻一条独立自主之路,思考如何达成最终和平的方案。

笔者的发言重点围绕2023年中国外交领域的三件事,一是推动沙特与伊朗关系正常化,二是金砖机制扩员,三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从现场听众的眼神和反应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外交及“中国想做什么”的热切关注。在发言后的交流中,不少人表示对笔者的第一句话印象最深,“大家在很多场合都在谈论中国,但有时候来自中国的声音却是缺位的,所以我们来到了这里,想给你们呈现一个可感的中国”。无论对中方持有正面还是负面看法,他们似乎都认可,直接听取中国声音而非经过二手剪接或转载,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现场沟通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一些对中国的误解与刻板印象,比如有与会欧洲学者就又提到“中国威胁论”和对中国制度的批评。但有趣的是,在面对面交流中,许多张过去在屏幕后板起来的面孔也变得温和起来。这就是沟通的力量,也是线上交流难以取代的。不少人都意识到不应“符号化”地看待中国,但过去几年苦于难以获取除西方主流媒体之外的信息源,因此对于任何关于中国问题的新解释、新论述,他们往往也是乐于聆听和接受的。

在茶歇和会后的交流中,笔者与同事更是受到“大熊猫”般的待遇,不时有学者和媒体前来交换名片、交流观点。他们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中国在中东的角色,也有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国的周边外交、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的确,如今的中国一举一动都可能牵动国际格局的变化,无论如何不容被忽视。这简直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声音的“卖方市场”,需要甚至渴望听取中国声音的场合实在太多了。

现场这般情形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实中以更具沟通效率的方式获取中国观点的途径还不够丰富。这既有国际舆论体系的结构性障碍,导致中方立场有时候难以被广泛听到;也有我们自身对外发声的“总量”还不够大的原因。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就应该是有更多的人走向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受众发出声音。其中,中国学者尤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讲感性也要重逻辑,那样才更有助于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更有助于澄清外界对于中国的不少误解与误读。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自我塑造,不给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抹黑污蔑中国以可乘之机。

总体而言,笔者这次参会后的两个直观感受,一是中国变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继续快速提升;二是世界变了,他们不再笃信单方面的消息渠道,而希望直接倾听中国。这对中国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通过更加频繁和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与世界搭建更多的桥梁,也能争取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学者、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