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姜小白即位,是在公元前685年夏天,然后娶正妻夫人是在公元前683年冬天。齐桓公的第一夫人是来自周王室的公主王姬,王姬应该是周桓王的女儿周庄王的妹妹。

周桓王于前704年冬天娶王后纪季姜,薨逝于公元前697年三月,如果王姬嫁入齐国时18岁,出生时间应在公元前701年左右,时间是吻合的。

那么齐桓公娶如夫人长卫姬的时间至少推后一年,是在公元前682年,长卫姬的儿子公子无亏可能在公元前680年前后出生,无亏是齐桓公家的长子、庶长子,齐桓公去世时,公子无亏的年龄在37岁上下,如果20岁开始介入齐国事务,已经工作17年了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桓公姜小白生于公元前717年,他的母亲也是来自卫国的公主卫姬,现在是齐国的太夫人。太夫人卫姬大约出生于公元前735年前后,齐桓公娶如夫人长卫姬的时候,太夫人卫姬的年龄在53岁上下,正在执掌后宫,是如夫人长卫姬的坚强后盾。

时间推算,太夫人卫姬可能活到了公元前670年前后,因为齐桓公在公元前667年接到周王室的册命并要求攻打卫国,情理上应该是齐桓的母亲去世了,齐桓公才冒着发麻的头皮去了。

(公元前672年春陈国的公子完奔齐,襄助齐桓公斡旋与王室周惠王的关系,直到前667年才有册命的结果出来,大概率是因为太夫人在世齐桓公不能马上接受王室的条件)

而齐桓公在公元前666年春奉王命讨伐卫国时,如夫人长卫姬是泣拜劝阻而不得,后来还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再嫁卫国的公主少卫姬入齐,只求得齐桓公对卫国手下留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齐桓公深感愧疚,深感愧疚的结果就是长卫姬在后宫的地位更加提升了——

1、后宫多了一位来自娘家的如夫人少卫姬;

2、长卫姬得太夫人卫姬庇护10多年,在后宫本就小有势力,现在更有话语权了;

3、长卫姬的儿子公子无亏在老爹攻打母舅之国的这一年已经16岁了,就在这一年获得进入齐国政坛的机会,而他的弟弟世子昭才10岁左右;

4、长卫姬前682年嫁入齐国,可能出生于前700年左右,到齐桓公去世那年约57岁,正是资深宫斗的黄金年纪,娴熟调动或弹压后宫的资源是手到擒来。

长卫姬大概率是卫宣公与卫宣姜一起生育的女儿(从出生时间推算,太夫人卫姬应该是卫宣公的父亲卫庄公的女儿,是卫宣公的妹妹),说到这里才基本捋清楚公子无亏拥有的后宫的支持势力。

齐桓公治国的班底大体有三大派系,一是天子二守的国氏、高氏上卿世族,二是由管仲鲍叔牙组阁的号称齐国五贤的五官内阁,三是齐桓公近臣的齐国三贵集团。

齐三贵成员中,有齐桓公的寺人总管叫竖貂,有负责齐桓公美食的总厨易牙,负责内宫内务的公子开方,以及服务于齐桓公贞卜事务的贞人常巫等。这几人中数竖貂隐形的权力最大,因为竖貂掌管着齐桓公的情报中杻系统,相当于春秋版的齐国中央情报局CIA,竖貂的名字曾在惜墨如金的《左传·僖公二年》中专门提及:“秋,盟于贯,服江、黄也。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寺人就是春秋时期太监的总称,貂就是竖貂。竖,是《周礼·天官》中的一种官职,叫内竖,就是天子和诸侯身边的贴身侍卫太监,貂是他的名字了(这位内竖寺人貂是有后代的,比如后世三国演义里的大美女貂婵,就是他的后裔)。

这位春秋齐国CIA的总头竖貂,他既是齐桓公的贴身内侍,自然深知后宫各位娘娘的地位和站队,于是竖貂同时悄悄地、也是坚定地选择站队庶长子公子无亏。

所谓选择站队庶长子公子无亏,就是于齐桓公百年后要拥立公子无亏坐上齐国的铁王座的,之所以竖貂会坚定地站队公子无亏,因为站队世子昭他是没有任何功劳的,只有是世子昭以外的公子,他才会获首功,而一众公子中,目前只有庶长子公子无亏的背景是深厚的。

寺人竖貂,是公子无亏拥有的第二股政坛势力,至此,齐国的整个内宫可以说都装入公子无亏的囊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再推理一下公子无亏本身负责的工作模块是什么。

齐国官制中,遵循宗周的模式,对应过来大约有公室、公族、政务、事务四大版块。公室这一版块就是专门服务于齐桓公以及齐桓公的后宫夫人嫔妃、一众子女,竖貂是其中的头目之一;公族这一版块就是管理齐国国君直系之外的姜姓历朝历代的公子公孙,所谓宗室,由宗伯主管,这一模块属于天子二守国、高家族的掌管范围;政务是执政卿,在春秋齐国的权力平衡中国君与天子二守的家族是平分秋色的,也属于国氏、高氏的势力范围;第四版块的事务,现在正由着管仲鲍叔牙组阁的五官内阁进行变法的尝试,管仲早就得到齐桓公和国氏、高氏家族的默许,由管仲独揽大权,五官内阁中三个姬姓贵族、一个子姓贵族、一个姜姓贵族,加上鲍叔牙为杞姓、管仲为姬姓,七票中姓姬占有四票。

所以公子无亏基本上被排除于四大常规运作系统这外了,最大的可能是他老爹齐桓公也让他参与了齐国的情报系统工作,掌管竖貂不方便管理的一个模块,比如设立一个类似春秋齐国的联邦调查局FBI,由公子无亏担任头领,与竖貂配合,将情报网牢牢掌握在齐桓公的手中。

结果就是让竖貂以工作的便利与公子无亏成为了盟友,这是齐桓公始料未及也是势不可挡的。

因为哪里有更大的利益哪里就会有服从本心的站队。

齐国的军方,按照管仲设置的管理体系,齐国设置三军,非常备军,日常为民,从事简单的农务,战时从军。三军中,国君齐侯齐桓公管理一军,国氏和高氏家族也各管一军,形成了力量的绝对平衡,理论上齐桓公去世,他手上的军权会顺延给下一任国君,但是在权力更替的动荡期间,国君手上的这一军是无法充分调动的。

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设置和产生的漏洞或者空窗期,在都无法支配军队的情形下,谁拥有其次于军队的实权谁就会夺得国君大位的实力,无疑,公子无亏具备了这样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大部队之外,齐国国都至少还有三股小型军事力量,一是守卫都城的城防营,二是守卫宫城的宫防营,以及戒卫内宫的近卫营,虽然各宫的宫主身边还会高手承担警卫但那只是有限的个别人员,形成不了绝对攻击的能力。

城防营可能掌由内宫的内务部掌管,宫防营可能由内宫的内宰阍人掌管(应该直接听命于国君),戒卫内宫的近卫营,可能就掌握在内竖寺人貂手上了。

城防营的官长是掌管内务部的公子开方,不是世子昭的人;

宫防营的小官是内宰,应该是太夫人太卫姬的人,后来移交给了如夫人长卫姬;

近卫营,由竖貂掌管,他是长卫姬和公子无亏的人。

所以除了军方之外的军事力量,第一轮也都在公子无亏的掌控之中。

至此,可以争夺大位的相关必备硬核条件,可以说公子无亏是拿到了一手王炸的牌了,他能第一时间夺到大位,是没有悬念的大概率灰犀牛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