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合流,是指吴淞江、黄歇浦与范家浜的“合流”——这也是如今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由来。1403年,户部尚书夏原吉被派往苏州府、松江府一带治水。上海县叶家行诸生叶宗行上书“江浦合流”之计,让日渐淤塞的吴淞江“改道”,变黄歇浦支流为主流。神州大地一江春水向东流,唯有黄浦向北望——在如今闵行浦江镇“拐弯”为南北向。这就是今晚在上音歌剧院首演的大型历史话剧《大江北望》的主旨——通过夏原吉与叶宗行治水的故事,透露黄浦江的形成、逆水行舟之难以及治水本质乃心系百姓“忧欢”。
图说:《大江北望》剧照 (下同)
逆水行舟台上无水
该剧导演,也是曾经以河南省话剧院大型史诗话剧《红旗渠》参演2012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李利宏。受闵行区文旅局和上海上艺戏剧社之托,此番他执导《大江北望》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台上不会有水”。
当夏原吉(沈磊饰)在江面上考察水情,并追上同在行舟考察的叶宗行(安一鑫饰)时,舞台上也没有舟。舞台上有的是四块液压控制升降的“斜坡”——此前,这块几乎与舞台地板面积接近的斜坡,还被投影成吴淞江的地图。演至逆水行舟之处,四块蓝灰色的斜坡以不同幅度升降,加上一位艄公摇橹,形成行舟的波动感。这一幕,正是夏原吉与叶宗行下决心联手共同推进“江浦合流”。
双男主题材“二重说”
这部剧目没有落入俗套“讨喜观众”,谈及一丝爱情,而是纯粹以叶宗行与夏原吉之间,治水观点的合与分,为贯穿主线。全剧开场,是年轻书生叶宗行,向途经此地的郑和“告状”——自己上书给夏原吉的创新治水方案,始终得不到回应。而夏原吉因循古法治水,并因此得到皇上对其“治水有功”的封赏。
岂料,就在得到封赏的同时,又发大水了——事实证明,不仅古法失效且殃及村民。个人功名与百姓疾苦形成巨大反差,事实捶打了夏原吉与叶宗行。此时,借鉴了戏曲中常用的“背躬”手法,两人同时面对观众,各处舞台左右,以“二重说”的方式,形成错落有致的两人“独白”。此时非常考验两位演员的台词功底和“交叉配合”。叶宗行感叹自己哪怕被逐出宗族也要为天下人求太平,且埋怨夏原吉为何不采纳“江浦合流”;夏原吉悔恨自己不敢创新唯求“安全”错被封赏羞愧难当……两人各抒己见、情感流畅、动人心魄,同时做到各自台词依然令观众听得分明,且偶有接话的“互动”。
临尾声进入新时代
如何以当代视角回望历史,是当前舞台剧常见的思路。《大江北望》摒弃了“首位呼应”或者“时空转换”的方式,直接从夏原吉上任治水的时间点开始。治水成功,临近尾声,场景置换成港口,直接进入新时代。
与观众衣着相似的演员,站在舞台上赞叹浦江两岸。观众立刻了悟正是明末的“江浦合流”,奠定了如今上海的城市格局。虽然叶宗行背井离乡,但是夏原吉在江边竖立了“忧欢石”——当水位升至“忧”时,意味着即将有水患;当水位降至“欢”时,天下太平,是为“忧欢”之解。此前在闵行城市剧院预演该剧时,观众席里发出了恍然大悟之感叹。(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