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3日,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成千上万枚炮弹齐刷刷地被发射到了金门岛。

一时间,震天响地炮声响彻云霄,金门炮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而与它仅有1600米左右距离的小嶝岛,彼时也成了炮战的最前线,战况尤为惨烈。

这块极为不起眼的弹丸之地,受到了敌方的猛烈攻击,顷刻间都是火光硝烟。

解放军毫不畏惧,前赴后继拼死抵抗,而常年驻扎在岛上的女民兵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上战场、抬炮弹、构筑炮位、挖掩蔽坑,为瓦解敌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其中,就有一位23岁的女乡长,她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甚至还得到了中央军委首长亲自授枪。

那么这位“女英雄”究竟是何人物?她在金门炮战中都做了哪些贡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毛丫头当家做主

1949年10月11日,在新中国宣布成立后的第10天,福建厦门的小嶝岛也终于得到了解放。

岛上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热闹地庆祝着这一历史性时刻,而13岁的洪秀枞,内心也无比兴奋激动。

从小就性格开朗敢干敢拼的她,主动参加了文宣队,当上了自卫队的一名女民兵

因为领导能力十分出众,在短短两年之内,洪秀枞就当上了小嶝乡的副乡长。

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当了领头的人,自然会引人争议。

不少乡里的老年人也觉得,女孩子并不太适合出来抛头露面。

但洪秀枞并不在意。

自从“妇女解放”的口号传遍全国后,她的工作热情就一日比一日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洪秀枞一直都明白。

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久,局势尚未稳定,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也一直是贼心不死,试图反攻大陆。

所以,那时的她每天一边动员岛上的妇女们发展生产,一边带领着她们积极向金门岛发送对敌宣传品,开展政治攻势。

两岛之间虽说距离并不远,但想要把这些东西弄过去,也并不容易。

洪秀枞尽快将女民兵们聚集起来,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决定出了两个方案:空飘和海漂

一个是利用风筝,一个则是利用玻璃瓶、竹筒等之类的工具。

每次到了传统节日,她们还会漂过去一些木排和礼品船,上面放着的都是大陆各地的特产。

当然,最为醒目的还是一些“祖国要统一”以及“立功受奖”之类的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能让宣传品更准确地到达金门岛,洪秀枞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带着女民兵们越海来到了更近的角屿岛。

面对着不断盘旋在头顶的敌方侦察机,她们从来没有畏惧过。

她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官兵受到感化,自愿放下武器

最终,洪秀枞与女兵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光是在1953年,就有将近40万人选择了投诚。

同年年底,随着两岸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小嶝岛也进入了紧张的战备状态。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岛上的部队们开始夜以继日的修筑工事,而早已当上乡长的洪秀枞,则负责带着女兵们运送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部队遇到了石料短缺的情况,洪秀枞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女兵们拆废弃碉堡的石块。

夜色逐渐降临,潮水也在不断上涨,很快就已经淹没到了膝盖和腰部。

对此,女兵们却毫不畏惧,身为乡长的洪秀枞还在不断鼓励着大家:

“谁说我们妇女不能下水,我们海防前线的女民兵,决不能让潮水给吓跑了!”

有了洪秀枞鼓舞,众人终于将石头及时运到了阵地。

构筑工事还需要大量的沙子,于是,洪秀枞又带领着女兵们背着扁担挑海沙。

四五十趟下来,姑娘们的肩膀已经被磨破,全身更像是被汗水洗过一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台湾当局跟美方签订条约,试图分裂中国,此等恶劣行径,瞬间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

在此情况之下,中央立即下令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岛,而小嶝岛作为战线前沿,自然也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

负责做支前工作的洪秀枞,彼时也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她要跟小嶝乡的人民共同保卫家乡。

那一年,洪秀枞刚刚结婚成家。

新婚夫妻之间总是难舍难分,但为了国家和人民,她还是选择了与丈夫分隔两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炮战拉开序幕

1958年,随着世界局势急剧变化,台当局对于大陆的挑衅越来越猖狂。

而小嶝岛上的百姓们因为距离金门岛距离较近,也一直深受其害,死的死伤的伤。

于是,到了同年8月,人民解放军便准备开启新一轮的金门炮战。

作为前线战士中的一员,洪秀枞自然不能退缩。

开战的前两天,她在上级的命令之下,带着民兵们齐齐挖炮位、挖弹药库。

考虑到当前解放军消耗弹药非常之快,岛的周围也没有什么能让船只停靠的码头。

所以,她们就通过人力,把重达八十多斤的弹药箱给抬到了阵地上。

岛的面积并不大,能通行的也只有那么几条窄窄的小路,关键是还很不好走。

再者说,每一颗炮弹都很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这些外在条件,都加大了运送的难度,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咬着牙前拉后拽把上千箱炮弹给搬到了阵地。

期间,从没有一个人喊辛苦。

而洪秀枞就算是累得两次吐血,也从未抱怨过,吃过药之后,她就继续回到了前线。

正式开战之后,小嶝岛毫无疑问成了承受炮火最多的阵地,伤亡也是数不胜数。

亲眼看到无辜的百姓们葬身在火海之中,原本完好的村庄被炸成了一片狼藉,洪秀枞心中的仇恨就更是与日俱增。

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敌人偿还他们欠下的血债,为牺牲的亲人和战友报仇!

从那时开始,洪秀枞总是会在前线阵地观察炮兵们的作战技术,之后,她就集结了之前的女兵成立“女炮兵班”,正式加入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不让须眉。

女炮兵们也在战场上打了不少胜仗,立下了不少战功。

而作为领头人的洪秀枞,更是每日都坚守在海防前线,丝毫不敢懈怠。

当听到运送炮弹的船只触礁,她直接放下了怀中的孩子,第一个冒着风雨赶到现场。

为了将炮弹及时抢回来,她带领着民兵们齐齐下海,蹚着齐腰的海水,用瘦弱的身躯一趟又一趟地将炮弹运送到阵地。

当听到前线缺少卫生员,她就尽快动员女民兵们组成小组前去协助军医,面对着血淋淋的伤口,很多女兵看到后都有些退缩。

见此情况,洪秀枞便劝慰她们:

“解放军是为人民流血牺牲的,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也是我们的亲人,只要把他们当做我们的兄弟姐妹,你哪里还会怕?”

有了洪秀枞鼓舞,女兵们也不再有任何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的伤员们被抬下来,她们就尽快清创包扎,有解放军牺牲了,她们就负责为其整理遗容。

偶尔当战士们的衣服脏了,她们也会集中起来清洗,之后再送回军营。

同年10月5日,金门炮战暂时停火,中央也开始实行起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策略。

这一期间,小嶝岛上军民们因为表现突出,被中央列为了“英雄岛”。洪秀枞也荣获了“支前模范”的荣誉,成为了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能获此殊荣,她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

但让洪秀枞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新的惊喜竟然再次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毛主席的见面

1955年秋,洪秀枞以“英雄岛”民兵代表的身份,受邀参加了中央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从家中出发的那一刻,她的心情无比兴奋紧张。

到达北京之后,洪秀枞先是参加了会议,第二天就被接到了中南海的怀仁堂,接受中央首长的接见。

当时,先进入会场的是周总理,他用嘹亮的声音告知众人,毛主席也即将过来接见大会的代表。

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洪秀枞顿时跟着大家一起鼓起了掌。

不一会儿,会场响起了一声熟悉“同志们好”,紧接着,毛主席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此情此景,让坐在椅子上的洪秀枞顿时泪流满面,这一刻,想必她会永生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之后,洪秀枞就被安排着跟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合影,几日之后恰逢六周年国庆,她又幸运地被安排站在观礼台,和毛主席一起观看阅兵。

1960年,洪秀枞再次得到机会,代表岛上的军民前往北京参加了会议。

虽然她年少时没怎么上过学,更讲不好普通话,可是,等她发言过后,全场却响起了最为热烈的掌声。

期间,就连周总理也前来与她握手,称其“工作做得很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洪秀枞又在众人的见证之下,接受了中央军委首长亲自授予的一把半自动步枪。

能得到这样的奖励,她深刻明白其中包含的意义。

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拿出更优秀的成绩,才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也不辜负“女英雄”这个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还在继续,回到小嶝岛的洪秀枞,继续带领着手下的民兵们在后方提供支援。

她始终认为,每一场战斗都会牺牲人,而牺牲是光荣的,所以她从来都不怕危险,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

转眼间,金门炮战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洪秀枞也从一个少女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家。

过上平静生活的她,很少会向儿女讲述自己过去的革命故事。

而在她心里始终都有一个未能达成的心愿,那就是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那一天。

到时,两岸的同胞都能团圆团聚。

实际上,不只是洪秀枞,每一位中国人都盼望着能看到这一历史性时刻。

无论如何,两岸统一乃是大势所趋,台湾回归也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