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11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之际,广州中山纪念堂联合全国五城十家孙中山纪念地共同举办“传承伟人精神 赋能文化新篇”首届全国孙中山纪念地文创设计成果展暨文化圆桌论坛。

在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设置的文创设计成果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文创设计作品齐聚一堂,IP形象、文具、纪念品、盲盒、人偶、徽章、盲盒、环保袋、收纳包......共计近100种、约300件文创作品,通过各种创意、形式和载体,生动展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展示纪念地文创设计的最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创作品。

在开幕当天,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资深教授曹雪、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仲恺工程农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熊强齐聚华堂,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丰富实践经验,就孙中山精神、文创赋能文化传承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论坛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首先开讲。他表示,孙中山先生晚年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得广州成为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和策源地,并产生全国性的影响。这也是广东汇聚众多纪念孙中山先生遗址的原因所在。赵立彬教授还以朱光潜因受孙中山先生影响而成为著名学者的例子,勉励中国青年继承孙中山先生精神,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资深教授曹雪则围绕新时代的文创设计发表了自身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设计二字,均以“言”为偏旁,“言”代表了表达,何以表达,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极高的政治觉悟、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以及精准锚定受众群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成功地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设计出优秀的文创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创作品。

仲恺工程农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熊强针对“如何通过文创增强文化自信”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文创的本身就是在推动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创新。设计师应该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找到精准的设计点,然后再做美的事,如此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文创作品,真正实现通过文创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目的。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刘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