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昨天可以说是惨淡收场,没有预期同步增长,反而下跌。

其实双11绑架了所有的人,去年双11各大主要电商平台的销售额是8600多亿,什么概念,全中国包括偏远山区的老头老太太和刚出生的婴儿在内,平均每个人就卖了600多块钱。表面上看,商家,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都赚翻了,消费者也因此占了不少便宜。但实际上,无论是商家还是快递公司,又或者是电商平台以及消费者,没有一方是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双11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很多人以为商家是双11的最大赢家。比如说去年宝岛眼镜几天时间就卖了1.2亿,若雨成卖了23亿。但其实商家是浙商战役里面的最大输家。你别看他们在双11的销售额那么高,但那只是把前后几个月的销售额累积到了这几天来成交而已。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双11,商家们全年卖的货也不会因此而变少。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做过论述,只有收入才能创造消费,所以双11它不能创造消费,只是转移了消费时间。所以商家不仅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捞到好处,反而还要承担损失,因为他们必须为这几天突然暴增的销售量做大量的库存,那这一库存就会造成资金和场地的成本上升。而库存你就要做预判,而一旦预判失误,库存的商品卖不出去,又会造成血本无归的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双11期间订单过度集中,他们必须加班加点,甚至是请临时工来打包等处理订单,而临时工相对于长期工来说,那一定是工资高,出错率高,效率低,所以又会造成商家的成本上升。那同样的原理,生产工厂也会为此付出额外的代价。所以一方面他们全年的销售总量不会因为有双11而提高,而另一方面呢,他们要承担额外的成本,所以商家或者是工厂不仅没有搞头,反而要遭受损失。那快递公司总应该是受益方的吧。你看去年双11,快递公司在短短十天内就接了39亿单,是平时的20多倍。但其实快递公司不仅没有因此多赚到一分钱,还同样要遭受损失。要处理突然暴增的这些订单,他们也必须大量的招聘临时工,而临时工的低效率和高出错率一定会提升快递公司的额外成本,而且他们这些天还要动用一些低效率的运输设备,这也让他们增加了成本支出,那消费者总应该捞到好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品牌是不会因为一个双11去打乱他们的价格体系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张图,这一年有82%点多的产品,双11的价格不是全年最低的,只有一部分像什么茶叶啊,珠宝啊,酒类啊这些商品唉有点优惠,而这些商品都是一些价格弹性大,不好做横向比较的高利润产品,就说他们的这个定价,其实就是专为各种促销活动而生的。那既然各方啥啥捞不着,为什么大家还都在玩命掺和呢啊,因为都被绑架了。双11是阿里早期为了博取公众眼球搞出来的,每年双11夸张而且亮眼的数据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比如说天猫, 2015年双11的销售额是900多亿,到了2016年就突破了1000亿,然后就是一年比一年高,到了去年已经涨到了4900多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现在他们就正好被这个数据给绑架了,因为只要哪一年这个数据开始出现下滑,阿里的股票必定大跌,所以为了让这个数据保持增长,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强迫各大电商把平时的成交额都挤到双11来成交等等。商家也没办法呀,上面有平台的区域经理给他们压任务,你只要还想在这个平台混,就必须配合他们完成这个任务,快递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选择的余地,消费者本来可以选择不掺和的哈,但是你要买的产品在双11前后的价格都被提高了,你不掺和就要吃亏,于是一帮人就被裹挟着往这坑里跳。其实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费那么大的劲,就是要尽量抹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波动,让它平稳运行。现在的双十一政策显然是背道而驰,资本拙劣的把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