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时候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双十一是时候改变了

自从淘宝开创双十一购物节,开始以来,2023年的双十一,堪称史上最惨双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十一战报数据

全网总交易额2434亿,其中天猫淘宝占60.66%(1476亿)、京东占27.43%(592亿)、拼多多占7.49%(182亿)。总交易额连2022年5060亿的一半都不到,堪称史上最惨的双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牌方的退场

从去年开始,双11形势就不太乐观,很多品牌都决定不再参加。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端的变化。消费者不再为了折扣而疯狂购物,而是因为产品本身有价值,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品牌商多年来苦苦挣扎的声誉和市场,积累了电商的无情资本,最终成为他们的替罪羊。他们坚持自己的品牌价值观,以良好的声誉获得口碑,最终被淘汰。电商正在无情地打压品牌。为了拿到全网最低价,该品牌不惜打破原有体系来兑现其中一位的承诺。最终的结果是品牌自己结束了,而不是为电商赋予了活力。如果你是短线求快,与其在不同平台上打价格战,不如专注于自身的品质和信誉,优先考虑技术创新。最终,您自己的产品将受到损坏。这就是品牌不再玩电子商务的原因。他们关注商业生态,更关注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品牌商不断开发出好的产品和服务,商家能够赚钱,更好地对待员工,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经济的不景气

疫情三年过去了,老百姓手里的钱更重要了。他们不再提前消费、浪费奢侈。许多人会尽其所能,不再关注新推出的产品。赚钱的方法越来越多。少一点,多一点钱,用来保障基本生活。至于之前的购物行为,显然是很少见的。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和通货紧缩的下行压力,消费者信心不足,更多的人明白自己想买的商品便宜一点并不重要,但他们更注重商品的价值。未来,一个品牌能否生存,并不取决于双11期间的流量投入,而是能否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样化的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消费者可选择的购物平台越来越多,对品质和服务的渴望也在不断增长。所有级别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优惠。促销活动导致消费者失去信任。一款产品,这个平台有666个,另一个平台有555个。消费者信任这个平台。但最后,当我到了第三个平台时,我发现另外两个平台都是陷阱。各种双十一策略都做得很好,最后发现韭菜无处不在,另外,消费者对购物节的认知也逐渐增强,意识到购物节不仅仅是买和卖,但应将购物与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起来。那么未来业务会如何发展,消费者会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开始醒悟了

现在的消费者秉持:能用则用,不再浪费式消费了,一件去年买的羽绒服,款式和今年没有太多的革新,羽绒含量还没有去年款的多,我将就一下,今年穿穿,等明年或者后年再买新款。买来不用,最终都到垃圾桶了,网上大肆宣传的花玉米,营养价值很高,本想着买来做早餐,结果出差半年,玉米在冰箱里呆了半年,半年后你还吃它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双十一如此严峻是有原因的。秉承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原则,生产良心产品,大家需要的时候就会购买。短期急功近利的盈利模式会让消费者失望,社会失望,商品逐渐失去商品属性。惨痛教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