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这一概念由来,源自1925年7月国民党将“党军”和各地方“建国军”统一改称“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

还有一种通俗观点,认为“国军”系由“国民党军”简称而来,这种说法虽不太严谨,但也没太多毛病,姑且存之。

从1925年正式成军,到1949年彻底从大陆败退,国军之顶层统率机构也发生了多次变化,有的有其名无其实,有的则有其实无其名,我们不妨按时间、阶段等进行次第梳理,稍稍还原一下真相。

1、1925年7月-1925年12月:军委会和军事部双顶层

这一阶段,有关所有军事文件以及军事命令等,必须由军委会和军事部双署名才有能正式生效,缺一不可。当时军委会委员长为汪精卫,军事部长为许崇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崇智(前排左二)

2、1926年1月-5月:军委会成立常委会,三人共同负责

此间军事部被裁撤,亦不再设军委会委员长,转而实现军委会常委会三人组集体负责制,三名常务委员分别为汪精卫、谭延闿和蒋氏,这也意味着蒋氏开始步入军事顶流。

3、1926年6月-1929年2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独揽军权

从北伐开始,蒋氏开始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直到1929年3月裁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除了1927年下半年短暂下野的几个月,蒋氏的个人权威包括军事权威实际上都超过军委会,并凌驾于国府之上。

4、1929年3月-1931年10月:陆海空总司令部为军事顶层

此间裁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以陆海空总司令部代之,总司令仍为蒋氏。蒋氏的军事权威不但没削减,反而更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蒋阎

5、1931年11月-1932年2月:蒋氏第二次下野后的新秩序

期间蒋氏第二次下野,他领衔的陆海空总司令部被裁撤,理论上全部职权移交军委会,实际上军令很难走出南京城。

6、1932年3月-1946年5月:蒋氏侍从室一手遮天

1932年3月6日,蒋氏第二次复出,就任军委会委员长,并以此职实际操控国民政府方方方面顶层事宜,一直到1946年5月30日军委会再次裁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大钧多次出任侍从室一处主任

这一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阶段,军政、军令、军训等顶层职能名义上由军政部、军令部、军训部负责,实际上却由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集中办理,最终还是归结于蒋氏一人而已。

7、1946年6月-1949年1月:总统府军务局异军突起

军委会取消之后,侍从室也随之裁撤,其全部职能移交至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可谓换汤不换药。

这一时期,虽然名义上的军事统率顶层为国防部和参谋总部,实际全权却通过军务局而完全掌控在蒋氏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德华饰演俞济时剧照

8、1949年2月至败离开大陆:下野蒋氏遥控国军

蒋氏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下野后,依然以国民党总裁身份牢牢掌控着国民党军,特别是国民党中央军。无论是代总统李宗仁还是国防部长何应钦,压根都指挥不了只听蒋氏指挥的部队。

总结来说,自1926年7月北伐军兴,到彻底被扫出大陆,国军顶层指挥机构虽发生了多次演变,但真正统率权实际一直操纵于蒋氏一人之手,军权就是他的命,也是的他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