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联邦检察披露了一起免费退货欺诈案件,这伙“退款不退货”的薅羊毛犯罪团伙勾结了平台内部员工里应外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甚至还租了间仓库来存货。仅仅亚马逊一个平台,就被“骗”了七十多万美金,其他包括Target、沃尔玛等等,涉案金额加起来有几百万美金。

卖家:做亚马逊这么久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旺季一波又一波的退货潮,对于平台和卖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有卖家表示今年退款跟广告费都多了好多,回款只能占到销售总额的26%了,以前还可以占到40%左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预计退货率同比增长9.7%,达300亿美金

宽松的退货退款政策一直是电商平台拉拢消费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亲买家系”的亚马逊的退货服务更是带动亚马逊直接起飞——飞轮效应的核心和起点就是用户体验。

但随着退货成本不断侵蚀利润,强悍如亚马逊也有点撑不住了。不少电商平台开始试图通过多种方式限制消费者免费退货,但说实话,收效甚微。

一边在小范围内加收退货费,悄咪咪打“高退货率”标签,提醒客户谨慎选择。另一边又大大延长旺季退货期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标签一打,退货率能否下降且不说,转化一定会疯狂下跌,实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据相关报告显示,96%的美国消费者会在购买前查看退货政策,超过54%的人不会在收退货费的店铺购物。

既然高成交和低退货不可兼得,那我们就要好好来算一算旺季退货这笔账了。

FBA订单退货成本怎么计算

FBA订单退货成本(非服装品类)=亚马逊FBA fee + 佣金*20%+采购成本+头程费用

以上是最基础直观的几项费用,有些品类还要算上退货处理费,还有很多人会忽视出单时产生的广告费。所以退货的成本非常高,选品一定要注意退货率问题,不然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的退货原因

用“退款不退货”换个好评可以吗?

对于很多低货值的卖家来说,收到退货其实还不如直接把货送给卖家,一般来说退货的商品二次销售很容易再被退或者招来差评。仅退款不退货,可以省下一笔退款管理、弃置费等费用,说不定还能让白嫖商品的买家给个好评。

那么直接在详情页宣传不满意可以仅退款不退货吗?违反平台政策吗?

答案: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知无不言论坛

有卖家分享自己因在详情页宣传“退款不退货”而收到警告信。

亚马逊的规定——不允许在产品描述和五行中添加退货售后等相关的语句,如果添加的话会被认为是违规。

而且直接宣传“退款不退货”也有副作用,万一遇到薅羊毛专业户,分享一下你的链接,对方就以你这个为依据+不喜欢的理由,进行合法的0元购。

怎么合规引导买家退款不退货?

  • 可以在详情页中写明提供多久时长的保障服务,例如X年保修以及XX天的客户服务/服务支持。

  • 隐晦表达、暗示(在产品说明书上)。

  • 或者设置-退货设置-退货计划设置-为部分商品免费退货,上传sku。

退货不可售产品该怎么处理

如果是FBA配送绩效导致的退货,亚马逊还会给赔偿,但是退货中大部分都是因买家导致的残损,亚马逊判定货损的标准也不太明确,包装损坏,标签损坏,产品本身损坏等等都会导致库存不可售。笼统来说就是跟发出去时不一样就算是不可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分享几种思路,尽量降低退货产生的成本。

1

不做任何处理,等着自动弃置

优点:省去运营时间成本

缺点:所产生的成本:30天内的仓储费+弃置费+产品本身成本;还可能出现跟卖(懂的都懂)。

2

不可售库存移除到海外仓

重新贴标进仓,作为售后订单补发或者二手产品销售。

优点:节省产品成本,直接用退货产品发给客户
缺点:容易产生长期仓储费,来回移仓,进仓,贴标换标也会产生不少成本。

3

找服务商回收

如果有合适的服务商回收这些产品,可以考虑卖给他,互利共赢,但是流入市场可能导致跟卖。

对于一些高货值的商品,目前市场上有些海外仓可以进行检测维修翻新 比如检查产品功能是否好坏 补全配件 更换包装 重新贴标等,卖家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退货可售或者不可售对卖家来说都无法避免产生成本,实在要降低退货不可售概率只能从产品本身、包装标签这些方面去优化,卖家能操作的空间太小了。

对于亚马逊退货导致的不可售产品,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