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栏语】

花开十载,潮涌湾区。

今年是花地文学榜创设十周年。这个萌芽于珠江之畔的岭南文化新品牌,坚持守正创新,正以充沛的活力,不断开启大湾区的未来文学想象。

值此纪念时刻,我们推出“十年·花地文学榜样”系列短视频。

自即日起,邀请历年花地文学榜得主中的十位代表,分享他们十年来攀登逐梦、步履不停的创作历程,也借以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坚守、变革与蓬勃气象。

第二期请看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评论得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的分享:

“我更愿意关注大的变化过程当中的文学个体,而不是关注潮流、现象等。”

我是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评论得主张新颖

在此祝贺花地文学榜创设十周年,同时也趁这个机会,回答羊城晚报的朋友们提出的两个问题。

我的几个写作方向

首先是这十年来我个人的写作情况,大致上可以分成几种类型: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个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还有一个是随笔

这十年来,我也出版了一些书籍,其中包括《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以及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评论获奖作品《沈从文九讲》,近期还出版了《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今后,我的写作也会围绕这几个方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文学事业由个体创造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近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变化。这十年来,中国文学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描述这种变化。

从我个人来说,我更愿意关注大的变化过程当中的文学个体,而不是关注潮流、现象等。毕竟文学的事业是由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所创造的。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胡泉 陈桥生 邓琼
统筹执行|吴小攀 朱绍杰 孙磊
本期采访、文本|吴小攀 梁善茵
视频制作|陈贤宇 彭泽祥 暨晴 林丹丹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编辑 | 天骄

校对 | 彭继业

审核 | 艾渝

签发 | 孙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