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两所毗邻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官宣,从2023年11月13日起试开放两学校之间的“友谊门”,“新校门”的左侧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牌子,右侧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牌子,两校师生可通过刷脸或刷校园卡自由进出“友谊门”。

据悉,两所高校曾多次携手开展深度合作,譬如此前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专家互聘仪式”。但这件事之所以被热议,除了官方层面的教学或科研合作或协作机制的构建外,民众有一个更直观与更直接的美好想象或期盼,那便是武汉理工大学是典型的工科院校,男生占多数,华中师范大学是典型的文科院校,女生比例较高,这两所学校的关系更紧密,无疑为两校的男女生联系与“配对”提供了常态化机制。故而,网友们亲切地谓之“鸳鸯门”。

这样的“友谊门”“鸳鸯门”尤为难得,尤其在当下。作为在某高校社会学系任职的教师,这些年,我对当代大学生的心态有一些了解。其一,不少人谈恋爱就色变,不少女生对男生存在高度警惕心与戒备心,宣称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不育主义的大学生尤其女生不在少数;其二,从课堂上教室座位的占有、小组讨论或汇报的性别构成,男女生的日常分野司空见惯;其三,很多专业或班级的学生性别比高度两极化,机电系的女生不到1/10,新闻系的男生不到1/10,类似性别比的专业在不少高校普遍存在。

就校内男女生关系融合的角度看,似乎存在一些可能性,让校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同学加强联系。但是,不少高校在人们的既有认知里,还是会具体归口到文科院校或文科主导的院校,或理工科院校或理工科主导的院校,性别比相对失衡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情况下,单单倚靠校内生源整合是不够的,如果在校际之间,尤其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进行联谊与整合,其效果就会立竿见影。从文化互动角度看,不同高校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文化或氛围差异,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配对”或“联姻”,其长远效果应该优于同是文科生或同是理工科学生的“配对”或“联姻”,多元、多样与互补的价值观通常情况下会让彼此间的关系更紧密。

开放“友谊门”或“鸳鸯门”固然很好,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毗邻学校的男男女女们有后续与实质性的接触,也是值得探索的。怎么让他们进行接触,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当然需要靠各种具体的活动来推动,这必然对“对子”学校的其他各种资源开放与共享提出需求,比如饭堂共用、图书馆共用、自习室共用、体育馆共用、公修课共选,甚至两校在建设或更新校园重大基础设施的时候做到互通有无。譬如在你的地盘新规划建设某个球场,我就不需要再建了,但我可以分担部分费用,我的学生也可以自由使用该球场,反之亦然。

一个利好的基础与条件在于,很多城市建立了大学城,即把众大学集中在一个地方,这让高校“比邻而居”变成一个大概率事件,无疑为众多高校模仿或效仿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建“友谊门”“鸳鸯门”提供了便利。

总之,各高校当充分发挥大学公共性与开放性这一本质规定性,少一些门禁、少一些围墙,多一些“友谊门”、多一些“鸳鸯门”。□ 姚华松(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