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可以反映一个区域或城市的工业生产情况,特别是和规工情况密切相关,也深度影响着GDP。从今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区的用电量以及换算后每度电产生的GDP来看,有25个省市区的用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广东、山东、江苏的用电量均超过5000亿千瓦时,位居前三,浙江以超过4000亿千瓦时排名第四。北京每度电可创造超过30元 的GDP,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上海每度电创造GDP23.47元,湖南和重庆以每度电创造超过20元的GDP位列第三、第四,在这个比较数值里,表现最好的经济大省是江苏,位居第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度电可创造的GDP不能简单的换算,因而各省市区的差异极大,既存在西北地区省份每度电创造GDP相对较低的情况,也存在经济大省、用电大省每度电创造GDP排名居中的情况。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资源省份和重工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单位产值能耗比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源省份、人口密度低的省份居民用电占比往往不超过总量的5%,其他省份则多在10%-20%的区间。倘若去掉居民用电,纯以工业用电情况与GDP挂钩,则将有很多数值发生变化。然而社会经济整体运行,居民用电同样和各个产业领域相关联,部分三产中的行业用电量实际上与居民用电量混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电量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基本相符,今年一季度时,出口情况不佳,山东、江苏、广东、浙江4大经济强省的用电量出现起伏,江苏和浙江的工业用电增速出现轻微跌幅,后来转正。到了第二季度,除去贵州,所有省市区的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绝大部分产业大省的工业用电转正,主要经济强省用电量均跑赢全国均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电量居前的城市,往往也是制造业巨头,比如工业三巨头中上海、苏州常年位居用电量城市排行榜前列。巨大的用电量足以证明,上海不只是时尚之都,也是货真价实的工业化城市。深圳用电量虽然同样惊人,但略低于人口更多的北京、重庆以及拥有极度耗电的电解铝行业的滨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电量说明一切”可能有失偏颇,但用电量不高而GDP较高的区域或城市,要么第三产业高速发展,比如高附加值的金融、贸易、物流、会展、文旅等行业更为发达;要么产业结构更为优化,能耗控制较好;而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有些发展数据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