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济南11月14日讯(记者王金虎)为破解亟需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探索实施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孕育新的发展动能、塑造新的发展优势。
济宁市放大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启动实施“港航物流‘四链’融合三年行动计划”,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在共建平台、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努力推动现代港航物流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港口吞吐量4564.1万吨,跃居山东省第四位,培育了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引才聚智,济宁市打造“231”产业科创人才全谱系支撑,相继出台“产业人才10条”“创新驱动16条”“人才金政20条”。2022年,兑现人才政策资金2.3亿元,提供“科技贷”“人才贷”等金融服务14亿元。在济宁高新区诺明康公司实验室,济宁学院教授、诺明康公司总经理李明丽正带领研发团队开展新药试验。“这里不仅具有浓厚的生物医药产业氛围,还为人才提供了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李明丽说,目前团队已取得了10余项长效靶向制剂专利。
作为中国优质甘薯原产地,济宁市泗水县在甘薯育种领域探索“四链”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聘请12位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作为产业发展顾问,培育出“济薯26”“烟薯25”“玛莎莉”等品种。2022年,当地甘薯销售总额达47亿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