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印江县合水镇293万棒黑木耳陆续成熟,进入采摘季。

近日,笔者在合水镇高寨坝区黑木耳种植基地里看到,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菌棒上成熟的黑木耳密密麻麻、柔软细嫩、晶莹剔透,朵朵木耳像雨后春笋般钻出来。采摘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木耳,忙得不亦乐乎,尽显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高寨村村民田景凤看着眼前长势旺盛的黑木耳,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一边采摘着木耳一边说:“在高寨坝区,我家有1.5亩的土地租给老板种水稻、木耳,在水稻和木耳种植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在坝区务工,不仅能够挣钱,还有一份流转费。”

近年来,合水镇紧紧围绕全县“2+N”产业布局,利用土地集中的坝区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兴旺、官庄坝区、高寨坝区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由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支持、收购销售,集体经济合作社购买菌棒发展,村集体获得分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今年我们为高寨坝区提供了近七十万棒菌棒,从整地开始到现在采摘木耳,都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等木耳采下来晾干之后,合作社还会统一收购,销往浙江、上海等地。”兴大食用菌合作社高寨坝区技术负责人张启伟介绍。

据了解,合水镇2022年种植黑木耳223万棒,产值达1000万元,带动群众劳务增收150万元以上,土地流转费用30余万元。今年,该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黑木耳70万棒,将进一步推动全镇黑木耳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当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真正让“小木耳”成为村民的“致富花”。(赵超超、邹雪庆)

来源:印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