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那事连上好几个热搜,但潮水退去之后又逐渐归于平静,没了下文。

我为那几个患癌的朋友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思考生活的真谛,思考为何而奋斗。

是救死扶伤,还是追名逐利,还是家庭美满?

对情歌来说,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固然渴望,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于是,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有时候甚至加班到凌晨,睡几个小时又起来去上班,长此以往,一身伤病。

听起来很苦很拼命,没办法,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很多人和情歌一样忙于工作,全年无休,为了养活小家,哪怕是生病也舍不得请假。

举个栗子,情歌见过生病了也不敢耽误上班,左手拿着吊瓶,右手握着车把骑车的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行车摇摇晃晃,一不留神就会被路过的汽车撞飞。

他不知道危险吗,不知道生病了在家休息吗?

不是他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而是因为工作对他更重要。

人到中年,背负着的是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忍受着的是失眠、心悸、耳鸣和焦躁不安。

作为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生病、不敢喊累,也不敢停下。

可即便是这样拼命努力,就能够抵御一切风险意外风暴了吗?

昨晚回看了朋友转发给我的一个纪录片片段,我对中年人的心酸和无奈体会更深了。

一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还跟着两个脸上全是担忧的儿女。

老人脑干出血,CT显示出血点在大脑核心,送到急诊室时,手术指标并不明显。

医生反复观看患者CT后给了2种方案:

一是对症治疗,就地抢救。

医生直言:“没办法做手术,极个别做手术可能活下来,基本也是植物生存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转到康复医院住2-3周,抗过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有10%-30%的几率醒过来。

死亡率大于70%,远高于存活率。

就有一线希望,但很可能人财两空;不救,相当于直接宣判父亲的死亡,眼睁睁看着父亲生命的消逝。

救还是不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如果住ICU,要住2-3周,每天至少一万,还不包括各种检查的费用。

而老人“没有医保”,全部治疗只能自费,加上后期的治疗,对家庭经济条件也是极大的考验。

这让需要养家糊口且收入不高的姐弟俩都很为难。

一边是等着救命的父亲,一边是巨额的治疗费用,他们不停地思考着。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晚上还和父亲一块吃饭,怎么现在却要做这样艰难的决定?

时间就是生命,医生再三催促,他们却始终沉默着。

救,如果最终没保住父亲,结果就是人财两空、负债累累,活着的人就要长期背负债务,艰难度日;

不救自己一辈子都自责悔恨,难以释怀。

最终,他们选择就地抢救,放弃父亲那10%-30%醒过来的机会。

签完字的那一刻,姐弟俩瞬间泣不成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医生惋惜地说,“很多人最后都是因为没钱死的,而不是说没法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败穷人的,是钱,续命的,也是钱。

许多家庭放弃的背后都是因为:没钱。

还记得情歌在之前文章里提到的看病经历吗?

我大学有一次去看病,对面的主任让我开刀,我表示手术费有点贵的时候,他却对我说:“没钱你看什么病?”

医生的话刺痛着年少贫窘的我,那种没钱的无力感情歌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

行医久了,更能体会现实的残酷性:没钱真的可能看不起病,一分钱也可能难倒英雄汉。

所以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都难以抵挡一场大病的侵袭。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事实。

另外,除了父母生病容易让人手足无措,孩子生起病来也是让人异常折磨。

像最近的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不少孩子都患上了,我家孩子也是发烧了好几天。

一旦孩子生病,爹妈就跟跌进地狱一样,心里疼得一抽一抽。

完全不敢想象如果孩子生的是大病又该如何是好?

很久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个父亲,在女儿的病床前狂扇自己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刚治疗完还在昏迷的孩子躺在病床上脆弱苍白,给不出任何反应。

这孩子得的是白血病,已经花了100万来治疗。医生说接下来还需要80万。

但家里之前为了孩子治病早已负债累累,这次只能放弃。

他愧疚不已,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等死。

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很多大病的治愈率明明高达80%以上。

遗憾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绝大多数孩子最后都看不到被拯救的希望。

像《我不是药神》里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在这个世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未曾想到孩子一旦得了重病,连找求生的出路都这么难。

不敢想,如果那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几率砸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孩子?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有至于这么大反应嘛,真遇上还有社保罩着呢,哪有这么惨?

针对这些人,我只能说, 你们太天真了。

今年,财政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揭示一个冷峻的事实:老龄化时代,医保账户将会面临严重失衡。

城镇职工医保账户将在2024年转为净消耗状态 城乡居民医保账户将在2024-2027年间转为净消耗状态

换言之,现有医保最多只能保证每人分到一碗白粥。

吃不吃得饱还是问题,你想吃鲍参肚翅?

抱歉,地主家也没余粮。

还记得33岁的复旦大学博士闫宏微吗?

终于熬出头迎接美好人生时,不幸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花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风险全集中在自己身上。说实话,这样的案例很能代表在读这篇文章的粉丝朋友们。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中间两个人,支撑起一个倒金字塔结构。 只要其中一根顶梁柱倒下,家庭就风雨飘摇。

不敢想,万一哪天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年幼的孩子如何完成学业,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谁都不希望意外发生,但生活不是剧本,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一直以来我都会劝身边的人要尽早做好基本保障工作,但还是有很多人心存侥幸。

2023年已经只剩一个多月了,情歌 再一次很认真地劝大家,要考虑如何转移风险,做好家庭的最基础保障。

因为你病不起、倒不起,你肩负着三代人的生活,如若风吹草动,又有谁能帮助你兜底?!

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做好专业的家庭保障规划,老朋友水星1V1规划团队,今天第33次推荐给大家。

他们真的很不一样,不会一上来就给我推销热门产品,更没有喋喋不休的骚扰。

而是站在我家庭角度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家庭保障方案,比传统机构节约足足60%的资金。

意外失业后如何维持原有生活?

孩子教育费用怎么提前储蓄减轻压力?

自己未来养老究竟需要多少成本?

家人生病怎么做到不花一分钱?

等等这些问题全都帮我一一解决,规划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清清楚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他们还通过分析家庭财务状况,为我量身定制从工作、结婚、生子到退休的一揽子保障规划方案,尽力让我的人生每个阶段都能无忧无虑。

更惊喜的是,规划师还能提供产品配置组合建议,选择不同类的产品进行搭配,收获不一样的保障目的。

规划完后,无论未来走向如何,面对怎样的突发风险,情歌 我都能拥有充足的保障体系,同时还能守住现有财富不被意外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份报告, 是他们为我私人订制的规划书,长达十几页。 (每个用户都能免费获取!)

规划书详细地涵盖了家庭定位与诊断分析、保障缺口的量化,保障方案的定制,产品配置的合理建议等等,十分专业全面。

值得信任才会反复推荐。为了满足朋友们家庭保障和资产配置的需求, 也作为11月情歌公号粉丝福利, 我又争取了100个名额,原价699元现在免费给到大家体验一次。

每个报名的朋友都能获取专属的家庭规划方案3份!

除了给到福利之外,他们还提到由于新规出台, 未来很多好的产品都会下架调整, 重新洗牌这也意味着,针对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 很多高性价比产品或将复存在 。 不管需不需要,朋友们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人到中年,拼命赚钱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家庭的风险管控,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毕竟,安稳最重要。人生很长,我们不要去赌概率。

情歌第33次倾力推荐,限100个免费福利,手慢无!报名如下:

情歌11月粉丝福利

即可

即可领情歌福利,前100名专享

名额是情歌辛苦争取来的,前100位报名的小伙伴还可以获得2份额外超值福利,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① 免费获得终身保单托管服务,随时协助你进行理赔!

提供投保协助、托管理赔、理赔协助等全流程服务,力求为你解决所有保障规划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 免费获得全网首发《家庭保障规划地图2.0》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发地图只送不卖,包含25+个模块、83+张图表和500+个知识点,干货十足一看就懂!

情歌第33次送福利

前100名专享!把握机会!

扫码即可领取上述三份额外福利

(附赠家庭资产配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