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从来没想过,追看一档求职真人秀,会让自己哭到泪崩。

就是这个在《心动的offer5》当中出现的清华大学法学系的硕士生—— 黄凯,他实在太让我动容。

这一季节目的设置,就是找来8个法律系的学生(本科、研究生皆可),在全国顶尖的红圈律所实习一个月,最终选取两名实习生发放offer。

能被挑选来参加节目的实习生,个个都是“天之骄子”,长得好看不说,履历更是一个赛一个的酷炫——

清北都不稀奇了,还有牛津的;在红圈所刷过经验值的也不算啥,还有在联合国打过工的……

△看了这张合影好感慨,祖国的花朵真是一代比一代鲜艳

所以黄凯刚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其实并不算不打眼。直到有一次,黄凯的导师无意中问起他的童年经历,才让我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不一般!

他开口第一句就是“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相当于没有父母。

01

1岁被父母抛弃,考研5年才上岸清华

在不到1岁的时候,黄凯的父母就离婚了。

爸妈都把他当成累赘,他就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从那时起,他就没有再见过妈妈。包括外公外婆在内的妈妈那边的所有亲戚,他都没有见过。

在他读小学时,收到过妈妈的一封信,妈妈说等他长到20岁,就来见他。但是真等到他长到20岁的时候,妈妈却食言了。

“我直到去年才加上妈妈的微信,但是妈妈和我说,让我不要打扰她们。”黄凯淡淡地描述这一切,他说他尊重妈妈的选择。

爸爸基本也没怎么回来看过黄凯,只是在过年的时候给爷爷奶奶捎点东西。

在黄凯8岁的时候,爸爸又生了一个儿子,他就叫黄凯过去帮忙照顾一下弟弟。

然后黄凯看到满屋子的人,他不认识这些亲戚朋友,这些人也不认识他。

“他们就问我是谁,爸爸说我是村里的小孩,叫来帮忙搭把手的。”回忆爸爸说出的那句最伤人的话时,黄凯不由地停顿了两秒。

这段童年往事中,唯一的暖色就是黄凯的爷爷奶奶。

因为爷爷年龄比较大,家里亲戚曾劝他把黄凯送到父亲身边生活。但爷爷知道,如果这样,黄凯可能就没有读书机会了。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黄凯读书很重要,希望他能抓住机会。

爷爷奶奶也没有要求黄凯出人头地,对他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孙子能过得开心。

“再过两年,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爷爷就92岁了。”黄凯讲到这句的时候,一直心绪平静的他,忽然就红了眼眶,不知道他真正有出息的那一天,爷爷还能不能看到……

黄凯的求学之路也异常坎坷,他有一个在考研圈的外号,叫“清华最苦研究生”。

他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高考分数一出,亲戚就打电话来让他去学医,“学医好,收入高,稳定”。

于是黄凯就懵懵懂懂的,报了一家福建的医科大学,学习四年制的康复医疗专业。

进了这个专业他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得非常痛苦,大四的时候他就立志要考研,但生活费是一个大问题,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一直辗转奋战了5次,才最终考上了清华法学系。

02

所谓的原生家庭,究竟会限制我们什么?

了解了黄凯的前半生之后,再回头看他在节目上的表现,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总是小心翼翼,还会流露出一点局促和不自信。

比如实习生们私下闲聊平时的爱好,脱口而出就是好几种乐器,古筝,尤克里里,钢琴……凑出一支乐队轻轻松松,而黄凯只能在一边低声地问“哪里有速成班?”;

第一次案例考核的时候,老师刚布置完考题,大家即刻争分夺秒地打字,只有黄凯迟迟不敢动笔,直到当天下班,他是唯一一个没上交作业的;

香港模拟法庭的时候,其他实习生可以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庭审答辩,他只能露出满满的艳羡;

很多人都评论说,这大概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参差,有些人从出生起就是“北大一条龙”——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属小学,中学,再一直进北大;而你出生在小地方,要努力28年才能走到北京。

但我想说,你出生在哪里,你学到的才艺特长,你享受了什么物质条件等等,这些显露在外的东西,都不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最根本最切中要害的差异点!

最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优渥家庭出来的孩子,有了父母的指引,他们普遍人生目标都很明确,而有了家庭资源的托底,在成长道路上也极少内耗,所以他们的能力生长的速率,会快得惊人;

而反之,在家庭资源贫瘠的情况下,孩子就只能靠自己去跌跌撞撞的探路,去一次次的试错,才能慢慢生长出一份自己所需要,能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能力。

在节目刚开始的面试环节,导师抛出了一个相当常规的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律师这一行”,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别的实习生立刻两眼放光,张口就是一大串热爱和梦想:

“我小时候看过日剧《legal high正义至上》,当时我就坚定了要成为女主角那样的人。”

“我出生在律师世家,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做律师的,所以我也从小立志当律师。”

“别人说法律很枯燥,但我就是很爱,读起来就觉得很有趣。”

他们刷绩点,刷项目,打比赛,考证书……可以说从高中起走的每一步都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但,当黄凯面对这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时,却支支吾吾地想了半天,“我能肯定的是,我不喜欢之前学的康复治疗,学得很痛苦,所以法律很有可能是我热爱并且想从事的。”

这句话立刻被导师抓到了语病,“很有可能,但也有可能不会(从事这个行业),对吧?”

黄凯确实对当律师没那么坚定,他之所以在考研上耗了5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对方向的不确定。

第一年他还是考医学;第二年听同学推荐金融行业有“钱景”,这对穷人家的小孩诱惑太大了,就改考金融;第三年,看了美剧《傲骨贤妻》才对法律感兴趣,所以一连奋战了3次。

正是因为身边没有靠谱的人来指引他,也触及不到更广阔的资源和平台,所有的坑他都得靠自己去踩一遍。

03

如何从糟糕的境遇中脱困,他做了最好的示范

但故事说到这儿,好像又掉进了“寒门难出贵子”这个难解的困境当中,所以我想和大家说一些不一样的,在黄凯身上能看到的,更明亮的东西。

节目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黄凯的能力依旧还有明显的短板,绩效排名一直也不够拔尖,却意外收获了导师和同伴的一致好评。

每一次案例分析,他都会极度细心,像显微镜一样地探查蛛丝马迹,总能一次次地把小伙伴疏忽的细节给挖出来,提出关键的制胜点。

黄凯的室友,北大学霸胡明昊感慨道:“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他现在不会的东西,但不会有他‘不能会’的东西。

之前公开发言都只敢照着打印稿“照本宣科”,在反反复复的演练之后,终于在最近一次的PPT宣讲中,自信地脱稿,侃侃而谈。

因为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他总是时时刻刻抓着身边的人虚心求教,真诚永远是最大的必杀技。

节目里的超人气女导师,中国最优秀的合规律师之一刘思远,也亲自发了小作文夸他:“他是在节目结束后和我联系最多的小朋友,有些能力不能短时间提升,但我想成为那个能短暂影响他的人。”

黄凯现在展现出来的实力,虽然不足以弥合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不是在节目中陪“太子读书”的炮灰,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的突破自身的局限和枷锁,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也许家庭境遇不至于这么极端,但他们未来也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境,遭遇客观环境的桎梏,甚至也难免会抱怨一两句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所以我特别想来说一说,黄凯身上难能可贵的3点突围能力——

第一点,就是学会抽离。

节目的场外点评嘉宾,在听完黄凯平静的描述完家世之后,说了一段相当触动我的话——

黄凯现在的状态,已经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心理脱困。

原生家庭之所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词,是因为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习惯,就把我们人生所有遇到的灾难痛苦,一股脑扔给童年的那个自己。

我的父母,我从小我的环境,他们当时是那样待人处世,所以我现在才哪哪儿都是问题,活得特别拧巴过得特别不顺。这样说就能给自己的人生减负,就不需要为自己的糟糕处境负责。

但黄凯很明显不一样,他的讲述特别特别的平静,他用旁观者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这一步的抽离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的遭遇我是无法改变的,父母也不是我能够选择的,这一切都不是我的责任。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搞清楚哪些是我想要的,哪些是我所爱的,哪里才是我最终要去的地方。

这样你才能从迷茫变得清晰,从脆弱变得坚韧。

第二点就是自信的建立。

所谓自信的建立,就是一种评价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黄凯被问到,“你现在都28了,比身边的同学都大四五岁,甚至很多优秀的律师在30岁就做到合伙人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黄凯淡定的回答:“一开始也会焦虑,但其实时间久了,发现人生是要跟自己去比的,如果我老跟别人比,我就会成长得没那么好。”

要突破人生枷锁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第三点,就是建立长远思维。

静下来想一想,你现在做的很多的选择,做的很多的努力,是对现在的自己的责任,还是对未来的自己负责呢?

就好像黄凯,他在本科毕业之后,是可以被分配到体制内的医院的,也能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固定收入,但当时他就打定了主意要继续深造,要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世界里看看,所以他选择了去机构当理疗师,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不被编制框死。

罗翔老师曾说过,“原生家庭不好的人,慢半拍或者慢几拍已经是很优秀了。别责怪自己。”

我未乘轻舟,徒步亦过万重山。

这档求职节目还在陆续更新中,也许黄凯未必是最后能拿到offer的那个人,他没有给我们展现“爽文”中的逆风翻盘,但他的存在,他的经历,本身就蕴含着足够的美好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