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浪潮信息正致力于将计算创新推向新的高度。作为科技发展的排头兵,浪潮信息深知算力的重要性,因此不断探索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浪潮信息的研发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如同探险家,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技术挑战,以求在未来的数字文明中占据领先地位。

浪潮信息的工程师们以“知行合一”的精神,不仅在理论上追求技术突破,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优化。他们的工作不只是编写代码,更是在实际应用中寻找创新。这样的努力使得浪潮信息在计算技术领域内持续闪耀,不断有新技术和新产品问世,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算力,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融合架构3.0,服务器架构的“梦想”

大模型时代,当在单机上获得较高算力效率之后,能不能在几百个节点、几千块卡保持相对线性的性能扩展比,已经成为算力集群系统设计和并行策略设计时的关键性因素。在传统计算体系结构中,处理器横向扩展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寻找新的出路势在必行。

浪潮信息体系结构工程师Lorne Ci 认为:“传统服务器是把所有的IT资源放到一个服务器里面。如果需要更多算力、更多内存、更多IO的话,需要把服务器去做叠加,像我们通常意义上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可能有十几万台,甚至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但简单的堆叠只能堆出各种形态和规格的服务器,这对数据中心计算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需要把服务器IT资源都做成池化的形态,然后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

因此,Lorne Ci 团队研究的方向是,创造一种新的体系架构,将硬件设备中的同类资源整合成一个资源池,不同的设备能够任意的整合,再通过软件动态感知业务的资源需求,利用硬件重组的能力来满足各类应用的需要。

浪潮信息将这种新的体系架构命名为“融合架构”,早在2014年就提出这一技术理念,核心在于通过硬件解耦实现资源的物理池化和动态重构,通过软件定义实现业务感知的按需资源组合与配置,满足系统的弹性伸缩和超大规模的持续扩展,实现软硬高度协同发展。浪潮信息将融合架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服务器即计算机(Server as a Computer)” ,“机柜即计算机(Rack as a Computer)”以及最终的“数据中心即计算机(Data Center as a Compu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融合架构3.0原型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实现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内存资源、异构加速资源等核心IT资源彻底解耦与池化,支持池化资源异步升级、支持细粒度多主机共享高并发存储、亚微秒级远端内存共享访问等特性,可通过软件定义实现“一套系统,N类应用”。

融合架构3.0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内存资源池的池化与算力资源池的池化。而如何实现远程内存的调用,实现低延时的快速响应,如何实现缓存一致性……都是内存池化面临的重大挑战。Lorne Ci 介绍说,“现在融合架构基于许多开放总线技术,包括PCIE、CXL等等,共同构建一个大内存系统,构建了一个高速高性能的互联网络,这对于参数量和数据量激增的大模型训练有着巨大价值。”

伴随着融合架构3.0原型系统的研制成功,浪潮信息在融合架构领域完成了重要的突破,实现了整机柜级别的计算、内存、存储与互联等各种IT资源的池化。其中,内存解耦实现了亚微秒级的远端内存访问,并构建出了一种逻辑上可远端共享的内存资源池。这种变化让多台主机可以访问同一个内存池,并最终大幅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效率。新的架构打破了现有服务器的逻辑架构与应用模式。它以系统设计为中心,可以让数据中心从资源驱动型向业务驱动型转变。面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不同场景,这种新的架构和新的组合方式,让数据中心真正实现了,用一套系统去支撑多类应用。

在数字文明的进程中,浪潮信息始终坚持创新与实用并重。科技工作者们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最好诠释。他们通过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如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不断地推动技术发展,确保浪潮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

最终,随着浪潮信息的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文明的下一个巅峰将是浪潮信息技术创新的见证。浪潮信息正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互联的未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在这个旅程中,浪潮信息将继续发光发热,不仅照亮了自身的道路,也照亮了整个数字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