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后,人民军队的正规化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促进我军的正规化,组织上对我军的建制进行了改革。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四大野战军,分别按照序号顺利,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大野战军,而在野战军下面,也正式增设了兵团一级的作战单位。在兵团下面,则将原来的纵队一级编制改为军。

当时的四大野战军,以及华北军区部队,共先后改编成67个野战军,序号分别是1到70,而没有使用56、57、59三个番号。那么这67个军的首任军长都是谁呢?授衔时又分别授予什么军衔呢?就让本人为大家整理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说一下最为兵强马壮的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共有18个军,番号从38到55依次排开。在四野的十八位首任军长中,开国上将共有:38军军长李天佑、39军军长刘震、40军军长韩先楚、43军军长洪学智、44军军长邓华、45军军长黄永胜、55军军长陈明仁7人。

四野共有7位首任军长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四大野战军中最多的,可见四野将领的军事能力确实是出类拔萃的,而四野的辉煌战绩,也是能够收获如此多的荣誉的保证。

除了这七位上将外,授予中将的有41军军长吴克华、42军军长万毅、46军军长詹才芳、47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五位将军;授予少将军衔的有48军军长贺晋年、49军军长钟伟、54军军长丁盛三位将军,而51军军长张轸、53军军长彭杰如未授衔,52军军长王劲修去世于1950年,所以未参加授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四野战军的18位首任军长中,共产生了7位上将、五位中将、三位少将,十五位开国将军,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将星云集了。

第三野战军共有16个军,番号分别从20到35依次排开。在第三野战军的十六位军长中,共产生了十位中将,分别是20军军长刘飞、21军军长滕海清、22军孙继先、23军陶勇、24军王必成、25军成钧、26军张仁初、27军聂凤智、31军周志坚和32军谭希林。共产生了三位少将,分别是28军朱绍清、29军胡炳云、30军谢振华三位将军。而33军军长张克侠、34军军长何基沣、35军军长吴化文未参加授衔。

在第三野战军的16位首任军长中,共产生了十位中将、三位少将,十三位开国将军,总数和四野比起来也不算太少,但四野有7位上将,三野并没有上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四野的上将军长都是兵团司令或副司令员兼任的,在级别上比三野的要高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野战军共有9个军,番号分别从1到9依次排开。在第一野战军的9位首任军长中,共产生了一位大将、三位上将、两位中将。授予大将军衔的是第三军军长许光达,作为湘鄂西苏区在世的第二高级别将领(第一是贺老总),他的大将军衔是实至名归的。授予上将的是第一军军长贺炳炎、第二军军长王震、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授予中将的是第八军军长姚喆和第六军军长罗元发。而第5军军长列斯肯、第九军军长赵锡光未授衔。

第二野战军共有11个军,番号分别是第十到19依次排开,以及第58军。

二野共有十位首任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分别是第10军军长为杜义德、第11军军长曾绍山、第12军军长王近山、第13军军长周希汉、第14军军长李成芳、第15军军长秦基伟、第17军军长王秉璋、第18军军长张国华、第19军军长刘金轩,以及第58军军长孔庆德。而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因为个人作风问题,在朝鲜犯了严重的错误,最终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北军区共有13个军,番号分别是60到70依次排开,以及36军、37军。第七十军是由华北军区第十四纵队改编而来,由军区机关直接管辖,不设军长,由甘渭汉任政治委员,主持军内工作,石志本则担任副军长。第70军只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到了1949年11月,即撤销番号,并入了67军建制中。

所以,华北军区虽然有13个军,却只有12位首任军长。12位军长的授衔情况是这样的:上将两位:60军军长王新亭、69军军长董其武,中将7位:61军军长韦杰、62军军长刘忠、63军军长郑维山、64军军长曾思玉、66军军长肖新槐、67军军长韩伟、68军军长文年生,少将两位:37军军长张世珍、65军军长邱蔚,未授衔一位:36军军长刘万春。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