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大多偏暖,但周四A股表现比较令人失望,所有股指均跌,且跌幅不算太小。上证综指周四收盘下跌0.71%至3050.93点,其余主要股指跌幅更大,其中深综指跌1.00%,创业板综指跌1.25%,科创50指数跌1.67%。

全A成交额8535亿元,较周三的9932亿元缩窄。个股方面,绝大多数个股与板块下跌,仅抖音概念股、华为概念股、特斯拉概念股等少数板块表现不错。

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21.9亿元。相关市场方面,隔夜美股小涨,周四中国香港股市的恒指挫1.36%,恒生科技指数挫1.85%。

本周二美国公布的10月CPI显著弱于预期,这使市场对美联储结束加息的预期升温,当时全球股市暴涨,惟独周三的A股表现显著较弱,这可能已经使得多头情绪受明显受挫了,市场当时可能已经经累积起些偏空情绪。到了周四上午,来自APEC峰会相关信息虽然是偏暖的,但结果上看,对A股所构成的支撑也相对温和。还有,市场中天然会有些“逢利好兑现式”的操作,本来这也没啥,但前提得是接盘兴趣得较高。事与愿违的是,周四上午楼市方面公布的消息偏空,这便使得做多情绪骤然消失。

据国家统计局,10月份全国70个城市不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8%,弱于9月的环比下跌0.30%,且创出2015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此外,10月份二手房价格下跌0.58%,为2014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最近几个月,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稳楼市”相关政策可谓相当密集,但迄今为止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成效,股市至少在中短期内就易受到些压制。虽然楼市跌价在长远来说未必不利于经济,但中短期冲击可能也是难免的。一般来说,楼市形势可能会显著影响到持有房产民众的财富感觉,短期内或损及到某些消费领域,最终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中短期业绩。

当然了,楼价降低同时也会有利于营商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未来打算置业民众支出成本的降低,最终会有利于经济活力增加,然而这些好处在短期内却不容易表现出来,一般会有个比较长的时滞。简单说,投资者即使将楼价下跌理解成整体经济的利好,那也指的是长远,而不是指眼前。仅就眼前来看,整体经济大概率会先承受冲击,且该冲击的涟漪效应很广,比如会累及银行、信托、房企、建商、建材企业等。

近期有关“百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持续发酵, 这一般也构成A股压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是,即使是未产生问题的私募甚至其他机构的资金也可能面临着赎回压力。即使事实上没发生这种事,也不排除市场中投资者对所有委托理财产生猜忌,这样股市依然就会受到些影响。至于“澄清”之类的,虽然可能会起些作用,但个人相信作用并不会太大。大家知道,我们A股市场向来就缺乏“一言九鼎”的氛围,更何况又是私募。

A股虽然较弱,但投资者还可持股观望。接下来政策面加码的概率应正在增加,既可能包括楼市方面的直接性的重磅支持政策,也可能包括降准、降息之类的间接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