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抽离成“他”,以观望者的姿态,给予动荡的内心一丝慰藉。」
作为近几年职场综艺节目的代表之一,《令人心动的offer》迎来了第五季。在这一季以法学为主题的考核中,一位名叫黄凯的实习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
通过节目,观众们认识了“五次考研终于上岸清华法硕”的黄凯,目睹了“不满自己表现愧疚落泪”的黄凯。随着一期期节目不断推进,观众们对黄凯的了解慢慢从单一的认知走向立体的看待。
不少观众参与到有关黄凯的话题讨论。这其中,关于黄凯,有人在肯定赞美,也有人批判质疑,声势浩大的讨论背后,掺杂了多种态度与情感。
跳出激烈的讨论情境,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思考并回答,当人们关注黄凯时,究竟关注的是什么?而在黄凯的个体故事中,我们是否能看到更多人的共同面?
底层叙事:
面向普通人的触达
红圈律所、都市精英,法律行业可能被认为是最推崇精英主义之一的社会领域。圈层内,顶级律所、高级合伙人成为绝大多数法学生为之向往的方向。
圈层外,距离拉远,法律行业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朦胧的滤镜。人们对“社会精英”的认知,从一种抽象的形容走向具体的理解。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带教律师阵容
来自北大世家的任为律师,接受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阶段的北大教育体系培养;被戏称为“骆少”的骆嘉昀律师,绅士形象和家族戒指的呈现契合了网友们对小说男主的想象;实习生中香港大学法律系荣誉毕业的朱绰盈、在牛津大学法学哲学专业就读的肖扬......
人们在惊呼中仰望,看到了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更顺遂的人生模式。但如果只是纯粹的精英主义表达,观众群体不会为此买单。在艰难的现实生活中进一步主动接收外界压力,本身就不存在任何合理性。
所以,黄凯的加入成为了意料之中。作为“真正的主角”,他的出现回应了节目所对标的下沉市场中的群体诉求,完成了受众的触达。
来自农村贫困离异家庭,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并在迷茫中一步步精确方向,最终考研五次上岸清华法硕的黄凯,成为了普通人群体与精英圈层之间的一个难得的交汇点。
网友对黄凯个人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极端的个例,以一种近乎不可能的方式向观众们展现了个体挣扎、向上跃升的可能性。
面对黄凯艰难的经历,网友们很难不共情。大家代入他的视角,想象自己也面对那样极端困境和生活的磨砺,并在绝望中描述:“他身上聚集了所有成为一个罪犯的条件,但是他却选择了成为法律的捍卫者。”
小红书网友对黄凯评价
值得警惕的是,人们对于黄凯的主要了解,来自于offer5的节目呈现。除了黄凯个人的主动自我披露,人们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节目组主观设置的影响。
在最广大普通人群体中被选择的黄凯,通过offer5与上层精英们同处在一个公共空间内。这种共在感,使得差异变得尤为刺眼。
节目组有意或无意的引导,创造了任律与黄凯关于家境身世的对话。
两个人,几乎站在了社会资源“富有”和“贫瘠”这样完全“对立”的位置上。在任律的询问中,黄凯平淡地描述着自己疼痛的过往。
“我相当于没有父母,我没见过我妈妈......”
节目中黄凯回忆自己的童年
极大的事实冲击和差异观感,迅速调动起观众的情感。人们为黄凯这样一个“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伤口却长出翅膀”的坚毅形象所动容。
在黄凯口中,五次考研背后的心酸与挣扎被弱化,对家庭缺失的冷静回忆甚至像是站在他者视角的客观叙述。这些过往仿佛只是黄凯人生中一个记忆模糊的篇章。
但其实,人们都清楚的明白,云淡风轻背后,积攒着沉重而无力的痛苦。个体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着不同的挑战,大家与千奇百怪的事物交战。虽然面对的具体情境不同,但神奇的是,身体在经历中被刻画、留存的记忆和感受,能够在观望他者的过程中被唤醒。共情力,是身而为人所具有的一项本然天赋。
事实上,黄凯激发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共情。在现实的行动中,黄凯还传达出了一种纯粹的勇敢。他认识到了与别人做比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因而认真又坦诚地和自我做较量。这种坦荡,何尝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所缺失的一种胆量。
黄凯坎坷的经历和当下的蜕变使观众们看到了普通人向上的希望,而其具体的呈现则是以柔软的方式触动到了普通人内心最动荡而彷徨的一端。
在这样的叙事逻辑中,黄凯为大众所知晓,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节目组也“顺势而为”,在随后的剧集中更具针对性地展露黄凯的形象也为后续。这些呈现,也为后续网络中有关于黄凯的讨论,奠定了以情感为中心的基调。
如果说,黄凯在被知晓的过程中有失有得,那么offer节目组则相对而言实现了更彻底的收益。在有意而为之的建构下,围绕黄凯的共同关注焦点得以形成。节目组通过选择性的呈现,完成了一场对标下沉市场的“底层叙事”。
“底层叙事”逻辑中,节目组既创造了普通群众观望高层精英的通道,又回应了普通人群体在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上的现实诉求。
个体映射:
普通群体的真实境遇
实际上,人们在黄凯身上看到普通个体通过努力实现飞跃可能性的同时,也真实地感受到了普通人群体身上难以摆脱的局限性。
这些刻入生命的局限性,以无形的束缚感,渗透到工作、社交等各种生活情境中。残忍的是,局限性的呈现,是由“可能性”的幻灭揭露出来的。
以医美项目成为核心课题的第六集节目中,实习生们需要进行下一步考核并获得kpi。凝聚了群体关注的黄凯,因其本科期间的康复医疗专业背景,被“自然”地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第六集医美课题节目预告
期待的背后,映射出了普通人群体希望展现自我和获得认可的心理诉求。即便事实上黄凯在前几项课题考核中的表现较为平淡,但观众们仍然希冀着,他也能够拥有尽情展现自己能力的“高光时刻”。
然而,节目总是充满“抓马”时刻的。在观众们对黄凯“show time”拭目以待时,黄凯居然在项目汇报过程中直接略过了客户的提问。
一时间,有关于黄凯的社会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相关争议也逐渐增多。在“厌蠢”和“包容”的两级争论中,普通人面对自身所属群体的局限性而感受到的羞耻感和无力感成为了主要基调。
说到这,普通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找不到除了“普通”二字以外的描述词予以高度概括,可能就是这个群体能够给出的最准确凝练的回答了。
认知有限的家庭、不上不下的的成绩、将就选择的工作、跌跌撞撞的感情、不够敞亮明朗的自我,具象出了最广大普通人群体的基本面貌。
漫画《认清自己的普通后依然热爱生活》内容
普通人的人生,就仿佛是一条不能用固定函数式表达的曲线。它在震荡中保持平稳,在连续中走向“走不到的极值”。
正是如此,普通观众们进行了一场期望与失望的迁移。他们期待着黄凯这个具备充分弱者要素的个体,能够有力证明,变成强者是一件极具可能性的事情。而当承载着普通人群体期待的黄凯,仍然因为自身的局限性经历着挫折而感到悲伤时,站在他身后观望着的普通人群体也同样感到挫败和失落。
事实上,早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中,实习生丁辉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载过普通人群体的想象。丁辉与黄凯的先后出现,存在相似的叙事思路。但显然,从当时和目前来看,观众对于两个个体的评价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丁辉和和黄凯参加节目截图
一个是目的明确、锋芒毕露的职场“往届生”,一个是温柔易碎、真诚努力的“职场小白”,从丁辉到黄凯,offer节目组实际上完成了对于普通人群体的进一步试探。
俗话说,“真诚是必杀技”。现代人在焦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变得警惕和保守。
已经在锦天城工作过一年的丁辉重新以实习生的身份参加offer,并在节目中从现实功利的角度表明了自己考法硕的动机。务实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观众和实习生之间存在媒介这样一道天然的界限阻隔,透过屏幕,观望者们还是会警惕地审视这样“直言不讳”的客体。
小红书某网友对丁辉的“剖析”
而黄凯,则在困顿环境下,付出5年试错成本,换来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相较于丁辉,黄凯原生家庭和现实境况之间的巨大扭转更具有冲击性和理想性。
可以说,丁辉是更现实化的存在,他更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注目标,不谈理想。而黄凯,则像是普通人从现实中获得短暂挣扎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绝大多数人不敢做,也可能做不到的现实情况基础之上,黄凯通过自己决绝的背水一战完成了普通人试错与成功的“代偿”。
尝试折腾:
普通人的道路探寻
节目还在进行,观众们对于黄凯的观察还在继续,而丁辉已经走出offer的故事。
近期,丁辉接受了凤凰网《旅途》的专题采访。生活化的镜头记录,褪去了红圈律所实习生的光环,展现了他更松弛、更真实的人生节奏。
年过30的丁辉直言自己有买房、买车、结婚的需求。他放下了对红圈所的执念,选择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丁辉在《旅途》节目中的分享
倾注心血完成的38万字法硕讲义,是丁辉法学功底的一次凝结与呈现。随着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丁辉完成了从法律实践到法硕教育的职业转换。“人生不受限”,是30岁的丁辉在个体实践中传达出的内核。同样的,28岁的黄凯也在道路的跨越中传达着打破限制的强烈意愿和现实可能性。
个体的人生际遇,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普通人支持和鼓励。而回归自身,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更宽广的出路?
接受生命带来的局限性,允许前行脚步的停顿,可能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不难发现,黄凯和丁辉都是具有强大内核的个体,他们接受生命不慷慨的“馈赠”,在艰难的现实考验中依旧沉着,镇定自若。而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压力中,坦然的接受自我,保持前行的勇气,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考研考公的激烈角逐,是绝大多数人的陪跑;脱产的gap year,在精神与现实的扭打中模糊了青年的锐气;普通人艰难积攒起的勇气,总是在与生活的较量中被消磨殆尽。虽然生活的苦难与困境不值得被歌颂,但人们得承认,生活的每一关,都在对普通人进行无形的塑造。凡是所经历的,都将最终成为个体自我的一部分。
在这部分塑造中,相较于可能性,局限性可能是更显著的观感,它让普通人本就不宽广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逼仄。但难道,到被驯化,默默承受逼仄感带来的难以喘息,就是普通人的唯一选择吗?
“窒息感”的艺术化表达
当然不是。坚决否认的背后,是依然坚定地相信人类意志的强大力量,以及能动性所能带来的慰藉与真实变化。
回看已经走过的路,人们会忽然发现,有时候,真正难倒自己的,可能不是眼前生活的一层层难关,而是纠结与迷茫中的自我设限。
生活是需要折腾的,试错也是一种不能被刻意放弃的探索。8岁的黄凯,不知道见到父亲之后会遭遇怎样的对待;18岁的黄凯,不知道医学领域不是他所理想的方向;28岁的黄凯,虽然也不能断言未来的方向,但起码,脚下自己走出的道路,是坚实且能给予他力量的。
没有人能具象地描绘未来生活的光景,也没有人能够在漫漫人生中不作停留,大步前行。
那既然如此,与其在郁闷和自我怀疑中不断走向吞噬自我的黑洞,不如稍作休息,将四处观望的视线收回,重新认识一下“我自己”。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