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的晋察冀裁军,是我军历史上一件争辩比较多的事情。一般人都认为,在解放战争马上到来之际,主动大规模裁军无疑是自断臂膀,绝非明智之举,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此,不少人把这次裁军的责任归结到了当时晋察冀军区的几位领导人身上,认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裁军的历史背景:

1945年10月10日,经过43天的谈判,毛主席与节蒋介石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双十协定》涉及12个问题,军队改编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问题。根据《协定》,我军缩编军队为20个师,国军缩编军队为120个师。

根据之后的整军协议,国共美三方联合成立军调部,对双方的军队整编复员行动进行监督。

国军的整编方法是,将现有的军缩编为师,师缩编为团或者旅。第一期完成陇海路沿线的27个军67个师的缩编计划,第二期完成对长江以南30个军84个师的缩编,第三期为缩编陇海泷路以北的32个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和陈诚主张裁军,他们看到国军数额庞大,人员冗杂,层次重叠,开支巨大,想通过精简整编增强国军的战争力;白崇禧反对裁军,他认为内战不可幸免。

我军的整编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精简掉1/3的员额,第二期再精简掉1/3,。

精简的目的是为了“裁减老弱及无职务、无武器人员,合并机关,减少机关,充实部队,减少财政支出,利于长期打算”,“由各局自己做成计划,电告中央即可执行。”

对于这个计划,我方也有很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保持怀疑,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对整编数额作了保留。

郑维山将军晚年在回忆录中说:

“我认为,第一期就复员1/3,步子似乎大了些(第二期还要精简1/3)……势必要大伤军队的筋骨方能完成。值得庆幸的是,上述要求基本上没有实行,至少没有一律按1/3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举例说:

中野

在这次精简整编中,只撤销了第二纵队14旅的番号,主力部队由原先的7个旅缩编为6个旅;

西北

部队将教导1旅和教导2旅合编为一个教导旅,将385旅并入警备3旅……

“其它战略区也不见有大量复员的”,有的部队甚至不减反增。

而且,中央很快就作了调整,在46年4月25日下达了关于整军要点的通告,将原先的第一期裁减1/3改为了“依本身具体情况作适当复员”,这就为各战略区具体执行精简政策提供了很大的弹性,保存了我军的基本的实力。因此,在这次精简整编中,我军的总兵力实际并未因此锐减。

只有晋察冀军区是个例外,在复员整编的过程中,晋察冀部队从9个纵队20万人缩编为了4个纵队5万人,也就是说主力部队精简掉了15万人,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4!与之相反的是,晋察冀的地方部队从11万增加到了15万(据聂荣臻回忆,主力部队减掉的5万多野战军实际转为了地方武装)。

减掉15万,增加4万,实际上裁减掉了11万,这仍旧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在回忆录中说:

“在复员问题上,晋察冀却是一个例外。它不仅如数复员了1/3,伤了部队的元气,而且早在3月1日中央局就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做了关于复员工作的决定。”

“而且大量复员这一行动本身,又增加了部队的和平观念,影响了练兵的积极性。练兵抓得不紧,对战争初期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968年,有人在回忆这件事时说:晋察冀军区执行“和平民主新阶段”最积极,将部队大批复员。指的就是这件事。

对此,聂荣臻元帅晚年在回忆录中特意澄清道:

“事实上,46年1月国共停战协议签定后,3月初中央曾指示我们精兵简政,第一期先减1/3,既标明我们的和平诚意,又可以减轻人民负担,有利于解放区的巩固和坚持……在中央3月份的来电里,还要求我直接去延安商定精简方案。”

由于聂荣臻事务繁忙,派了军区参谋长唐延杰替他去了延安开会。唐延杰“回来传达了具体方案以后,我们才进行了整编。可见,这是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执行的,怎么能说我们‘最积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聂荣臻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晋察冀军区的精简整编,并非完全是军区的领导同志们的本意。

如果不是为了落实中央军委的精神,没有人会情愿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进展起来的部队这样被裁掉!

问题在于,为什么中央在全国其它战略区都没有这样明确的要求,唯独对晋察冀军区这样呢?

郑维山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道出了真相:

“中央之所以指示晋察冀领先复员1/3,恐怕意在给全国树立一个复员整军的榜样,以事实使设在北平的军调部看到,我党执行整军方案是切实的。”

“有人说这是晋察冀的损失,有人说这是晋察冀的贡献,从大局着眼,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

换言之,郑维山将军认为:

晋察冀军区实际上是牺牲了自己,为全局做出了贡献。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14年困难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和平,为了维护这一局面,我党做了一些必要的让步。我们的这些让步是有必要,因为不如此,则不能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不能取得国际社会的一般同情,不能最大程度地表达我们争取和平的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察冀军区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的。

然而,随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国民党的保守势力开始原形毕露,以CC为主干的少壮革新派,以何应钦、白崇禧为首的军人派,开始公然破坏停战整军的协议,蓄意挑起内战。

针对这一现象,中央于46年5月1日向全党发出同志:

国民党除在东北扩大战争后,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准备。准备工作中,除精简老弱、充实部队、减租减息,进展生产,整理财政外,各地必须抓紧练兵。3个月来各地练兵工作抓得很不紧,没有造成热潮,此种现象应立刻检讨改正。

一个多月后,即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30万大军包围了中原军区的李先念部,解放战争从此拉开了帷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