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残联紧扣“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开展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居家照护”托养服务,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发展。

以寄宿托养为示范,解决残疾家庭后顾之忧。建成10个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为486名残疾人提供集医疗、康复、养护为一体的寄宿制托养服务,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入托的轻度失能残疾人每月补贴1500元,重度失能残疾人每月补贴2000元,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解决照护能力不足的实际困难,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美好目标。

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助力残疾家庭就业增收。以140个“残疾人之家”为平台,解决乡村残疾人及周边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难题,2885名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参与辅助性就业劳动,人均年增收约3000元,助力残疾家庭就业增收,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

创新居家照护服务,减轻残疾家庭生活压力。依托智慧托养大数据平台,根据残疾人需求,整合机构、社区、家庭等多种服务资源,以热线电话、线上APP“呼叫”服务、线下上门服务为基本形式,为5194余名分散居住的残疾人提供保洁洗涤、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其他服务113707次,减轻乡村残疾家庭生活压力。(林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