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序幕,双方在经贸、科技、金融等领域展开了一场持久的博弈。其中,金融战是最为敏感和危险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两国的货币政策、汇率稳定、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国际储备货币等重大利益。金融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国际关系格局,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还涉及国际地位和权力的重新分配。

有人认为,中美金融战已经打响,而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有人则认为,中美金融战还没有真正开始,而且是一场有可能避免的“危机”。那么,中美金融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跟2015年的金融战相比,中美之间有哪些不同?这次我们能顶住吗?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中美金融战的第一个战场是利率战

美国通胀已经回落到了3%,离美联储的调控目标非常接近,只要美国保持现在的利率水平,通胀大概率也能继续回落。而中国的通胀则在2%左右,低于央行的调控目标,这意味着中国有更多的空间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这样一来,中美之间的利差就会扩大,导致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就会提高,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扩大。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它会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因此,美国可能会通过加息来缩小利差,抬高美元汇率,打压中国的出口和经济。这就是所谓的利率战,它是金融战的第一个战场。利率战的风险在于,如果美国加息过快或过高,可能会引发全球资本外流,导致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甚至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而如果中国降息过多或过低,可能会引发国内的资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跟2015年的金融战相比,中美之间的利率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

第一,中美之间的利差已经不再是单边的,而是双向的。2015年,美国开始加息,中国开始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导致人民币持续贬值,引发了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的大幅下降。而现在,美国的加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中国的降息空间也有限,中美之间的利差不会再出现明显的单边变化,而是会根据两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进行双向调整。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利率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激烈,而是会更加温和和灵活。

第二,中美之间的汇率已经不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2015年,人民币汇率还是以美元为锚,受美元汇率的影响较大,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小,但也较难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而现在,人民币汇率已经转向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受美元汇率的影响较小,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大,但也较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汇率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单调,而是会更加多元和灵活。

第三,中美之间的资本流动已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2015年,中国的资本账户还是相对封闭的,导致资本只能从中国流出,而不能流入,引发了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的大幅下降。而现在,中国的资本账户已经逐步开放,导致资本可以从中国流出,也可以流入,引发了资本双向流动和外汇储备的相对稳定。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资本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单边,而是会更加平衡和稳定。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利率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这使得我们在应对美国的金融压力时,有了更多的筹码和空间。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被动应对,而可以主动调节。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担心危机,而可以更加自信。

二、中美金融战的第二个战场是科技战

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优势是其金融霸权的重要支撑,因为它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率,通过科技输出来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科技控制来维护国家安全。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是其金融崛起的重要动力,因为它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经济质量,通过科技输出来扩大国际影响,通过科技控制来保障国家利益。

因此,美国可能会通过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来削弱中国的金融实力,这就是所谓的科技战,它是金融战的第二个战场。科技战的风险在于,如果美国过度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引发全球科技分裂,导致全球科技合作的破坏,甚至引发全球科技危机。而如果中国过度依赖自主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引发国内的科技泡沫,导致科技投入的浪费,甚至引发科技危机。

跟2015年的金融战相比,中美之间的科技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

第一,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已经不再是明显的,而是逐渐的。2015年,美国在科技领域还是无可争议的领先的,而是有所挑战的。2015年,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生物技术等领域还是遥遥领先的,中国在这些领域还是处于追赶的阶段,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而现在,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生物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不再是完全落后的,而是有所挑战的,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已经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科技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单方面,而是会更加双向和竞争。

第二,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已经不再是紧密的,而是疏远的。2015年,中美在科技领域还是有着广泛的合作,双方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资金、科技成果等方面还是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共享,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还是比较紧密的。而现在,中美在科技领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对抗,双方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资金、科技成果等方面已经有着严格的限制和隔离,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已经变得疏远。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科技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和平,而是会更加激烈和冲突。

第三,中美之间的科技影响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2015年,美国在科技领域还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美国的科技标准、科技规则、科技平台等还是被全球广泛接受和遵循,美国的科技影响还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中国在科技领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的科技标准、科技规则、科技平台等已经开始在全球推广和应用,中国的科技影响已经变得多元。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科技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单调,而是会更加多样和复杂。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科技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这使得我们在应对美国的科技打压时,有了更多的能力和手段。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被动追赶,而可以主动创新。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担心落后,而可以更加自主。

三、中美金融战的第三个战场是货币战

美国的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美元的地位是其金融霸权的核心支柱,因为它可以通过美元的发行来控制全球的货币供应,通过美元的结算来控制全球的贸易流量,通过美元的制裁来控制全球的政治行为。而中国的人民币是国际储备货币的新兴成员,占据了全球2%左右的份额,人民币的崛起是其金融实力的重要体现,因为它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来扩大中国的金融影响,通过人民币的结算来促进中国的贸易便利,通过人民币的多边化来增加中国的政治话语。

因此,美国可能会通过打压人民币来维护美元的霸权,这就是所谓的货币战,它是金融战的第三个战场。货币战的风险在于,如果美国过度打压人民币,可能会引发全球货币的混乱,导致全球货币的信任危机,甚至引发全球货币战争。而如果中国过度推动人民币,可能会引发国内的货币的失衡,导致国内货币的稳定危机,甚至引发国内货币战争。

跟2015年的金融战相比,中美之间的货币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

第一,中美之间的货币体系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极的。2015年,美元还是全球货币体系的唯一支柱,美元的地位还是无可动摇的,美元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中美之间的货币体系还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人民币的地位已经得到国际认可,人民币的作用已经开始发挥,中美之间的货币体系已经变得多极。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单向,而是会更加双向和协调。

第二,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同步的,而是分化的。2015年,中美在货币政策上还是有着较高的协调性,双方在货币供应、货币利率、货币汇率等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一致性,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同步的。而现在,中美在货币政策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双方在货币供应、货币利率、货币汇率等方面已经有着较大的差异,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已经变得分化。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和谐,而是会更加对抗和冲突。

第三,中美之间的货币影响已经不再是局限的,而是广泛的。2015年,美元的影响还是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和发达国家,美元的作用还是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金融领域,美元的影响还是比较局限的。而现在,人民币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币的作用已经涉及到新兴的金融领域,人民币的影响已经变得广泛。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简单,而是会更加复杂和多元。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货币战已经有了三大不同,这使得我们在应对美国的货币打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被动应付,而可以主动推进。我们不必再像2015年那样担心孤立,而可以更加开放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