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刷新认知的事情在发生。

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第25届高交会上展示了一款保租房产品(实景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可移动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周转型保租房产品,也是“青年驿居计划”的成果展示,由中集建科下属的中集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华人才安居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联合研究。

一个个“集装箱”搭建而成的建筑,走进去却是精装修套间。房间格局方正,桌椅、衣柜、床具等一应俱全,可实现拎包入住。建筑还可拆卸移位,循环利用。

据悉,项目从建设到拎包入住只需3-6个月,可以有效保障保租房快速供应。

“青年驿居计划”是指利用国有闲置土地,采用可移动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以新市民、青年人为目标客户群,快速、规模化建设6层左右、18平方米为主力户型的周转型保租房。

该模式具有“灵活便利、快速供应、需求契合、不增负担”四大突出优势。

一方面,通过统筹利用大量现存的零散闲置土地,每100平方米占地即可建10套左右住房,能够做到灵活便利、“见缝插针”式用地。

另一方面,标准模块采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90%以上工作量可在工厂完成,现场仅需简单拼装即可。可有效减少约70%的现场建筑垃圾、降低约80%以上的施工噪声、减少约30%以上的碳排放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项目从建设到拎包入住只需3-6个月,可以有效保障保租房快速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块的选择上,“青年驿居计划”遵循保租房“四个跟着走”策略,即“跟着产业园区走、跟着大型机构走、跟着轨道交通走、跟着盘活资源走”,深度挖掘这些核心区域和地段周边的分散、闲置、低效土地,运用模块化建筑技术快速搭建,通过“就近解决、送房上门”的贴身服务方式实现“职住平衡”,降低通勤时间,提升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基于模块化的灵活组合优势,“青年驿居计划”可根据不同场地大小形状、不同租赁年限、不同土地类别、不同地段租金标准等进行定制化建设。

此外,还可循环利用、土地可复原性等特性。在确保国有资产最大程度保值的同时,不会对国土空间的长远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任何阻碍和负担。

目前,“青年驿居计划”正在向深圳市、区政府申请试点项目,积极落实“四个跟着走”周边选取低效闲置土地,先行先试建设“青年驿居计划”示范项目,逐步探索和总结适用于该模式的常态化管理办法。

“青年驿居计划”的提出借鉴了香港过渡性住房建设模式。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房屋供应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香港特区政府为解决市民居住问题,在加快推进公共房屋建设的同时,探索以模块化建筑形式增加过渡房屋供应。

香港首个落成启用的过渡性住房“同心村”项目便是由中集集团建造。该项目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建造了1800套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体验,设计有综合服务大楼、便利店、共享厨房、户外儿童乐园、小区园圃等设施,以解决居民的生活所需,方便居民互动交流和体育锻炼。

据悉,短短两年时间,中集集团已为香港打造了6个过渡性住房项目,项目总计提供近3600套住房,预计惠及逾15000名基层市民。

免责声明:本文综合自中集建科、深圳新闻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