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身体里有虫,怎么就是查不出

撰文|蒜香骨炒豆苗

身体里有虫,却始终找不到

提到寄生虫妄想症,不禁想起最近正在追的一部美剧《豪斯医生》,里面有个片段,豪斯医生从睡梦中惊醒,梦中的豪斯在家中与蚊子“战斗”并引起气体爆炸。后来被诊断得了“寄生虫妄想症”,而诱因就是有药瘾的豪斯与美女上司库迪亲吻时曾被蚊子咬过,感情上的困扰让豪斯频发与蚊子叮咬有关的妄想,痒到把自己抓伤。

碰巧的是小编既往诊治过两例寄生虫妄想症的患者。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主诉不尽相同,但是共同之处是对于“虫子”如何进入身体及在身体何处的描述十分生动具体。

其中一例考虑诊断为原发性寄生虫妄想症的中年女性患者以“疑体内有虫1年余”入院。该患者在给患疥疮的儿子涂药、洗衣服后身上出现小红疹,以背部、脚底、膝盖为主,伴瘙痒感,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诊断为“疥疮”。

治疗康复后,患者仍觉自己身上有“虫子”,患者认为只是表面的皮肤“治好了”,“虫子”跑到了身体里面。患者认为自己身体内从脚底到全身各个部位都有连通的空洞,空洞一直延伸到头顶,会经过喉咙,并觉得因为虫子停留在喉咙而影响自己的食欲。患者坚信空洞中有许多虫子,因为能感觉到虫子从脚底皮肤出涌出来的“咕噜咕噜”的感觉,从而判断体内有充满空气的空洞,但是否认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否认凭空见到虫子。

另一例为继发于强迫型障碍的寄生虫妄想症青年女性患者,认为有蟑螂爬到自己的口周,从而多次用牙签等尖锐物品“驱逐”口唇部的蟑螂,以致口周部有多处皮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寄生虫妄想症患者口唇部皮损

寄生虫妄想症是什么?

寄生虫妄想症(Delusions of Parasitosis)是一种罕见的精神心理疾患,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感染了寄生虫病,如:昆虫、蠕虫、螨虫、虱子或其他生物体,从而采取极端的行为损伤皮肤以移除所谓的感染灶,造成一系列继发感染和患者的精神痛苦症状。

寄生虫妄想症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1]。这种疾病的平均病程为3年,但可能持续数十年[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寄生虫妄想症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常提供关于生物体如何进入他们的皮肤、在身体里移行的生动描述,患者的描述包括但不仅限于:持续性瘙痒、伴有虫子在皮肤的感觉、看到虫子。感受到“虫子”及瘙痒的部位包括:生殖器、口腔、眼部区域或四肢及躯干部位。

据报道,超过80%的患者会出现瘙痒,其他患者则描述为虫子爬行、挖洞和咬人。部分患者尝试捕捉或驱赶这些“虫子”从而产生广泛的皮肤脱落,也可能出现瘀伤、创伤性脱发、接触性皮炎和瘢痕形成[3]。为了证明这种侵袭是存在的,他们常带来毛发、皮肤和诸如干痂、粉尘、玻片上和容器里(“火柴盒”征)的绒布等碎片。

由于寄生虫妄想症的主诉通常是蚁爬感或与寄生虫相关的生动描述,甚至是因为寄生虫妄想后反复抓挠所致皮损,因此寄生虫妄想症常在皮肤科首诊,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皮肤病(psychodermatology)[4]。而寄生虫妄想症在我国皮肤科医生报告的精神科相关疾病中占比例44%左右[5]。

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

寄生虫妄想症作为一种单一妄想障碍自发出现,符合ICD-10持续性妄想障碍的标准和DSM-5妄想障碍,躯体型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寄生虫妄想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需要排除其他精神或身体疾病(如器质性脑功能紊乱,中毒性精神病)才能做出原发性寄生虫妄想障碍的诊断[6]。

曾有一项Meta分析总结近半年关于PD的研究发现,在临床表现为PD的患者中仅有不到一半(40%)是原发性PD,其余的患者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约20%),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15%)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约10%)[1]。既往也有报告,寄生虫妄想作为继发精神病症状出现在一名脑血管意外后的老年女性身上[7]。

需要重点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8]:

1. 疥疮;

2. 禽螨诱发的皮炎

3. 杂货商瘙痒症(Grocer’s itch): 是一种由于与某些食品中的寄生虫或昆虫接触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这种瘙痒症通常与处理或接触某些食品,特别是干果、谷物和奶酪等食品时,皮肤与其中的寄生虫或昆虫接触有关;

4. 宠物诱发的皮炎;

5 . 毛虫和飞蛾皮炎;

6. 纤维玻璃皮炎: 是由于与玻璃纤维接触而引起的皮肤反应。 当人们与玻璃纤维接触时,这些微小的玻璃线束可能会刺入皮肤,导致刺痛、瘙痒和红肿。 症状通常在接触后不久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

7. 物质诱发的(苯丙胺、阿片类药物、可卡因等);

8. 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瘙痒;

9. 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

10. 痴呆症;

11. 其他精神疾病

治疗

目前的一线治疗是利培酮和奥氮平(非典型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经典治疗是匹莫齐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匹莫齐特在90%的病例中有较好疗效;然而,由于其风险特征(锥体外系和心脏毒性),匹莫齐特现在是二线治疗。在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

表1 寄生虫妄想症用药及其优缺点[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寄生虫妄想症是一种罕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病程平均3年,甚至可能持续数十年。临床表现包括瘙痒、虫子在皮肤感觉、看到虫子等。寄生虫妄想症常在皮肤科首诊,被认为是心理皮肤病。诊断需排除其他精神或身体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治疗首选利培酮和奥氮平,匹莫齐特为二线治疗。通过提高精神心理科医生对寄生虫妄想症的认识,合理规范用药,提高寄生虫妄想症患者诊疗效果。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识?

无需下载即可在线查看~

参考文献:

[1]Trabert W. 100 years of delusional parasitosis. Meta-analysis of 1,223 case reports. Psychopathology. 1995. 28(5): 238-46.

[2]A Al-Imam AA. Ekbom's delusional parasit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Egypt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019 .

[3] Reich A, Kwiatkowska D, Pacan P. Delusions of Parasitosis: An Update.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19. 9(4): 631-638.

[4 ] Šitum M, Kolić M, Buljan M. [PSYCHODERMATOLOGY]. Acta Med Croatica. 2016. 70 Suppl 1: 35-8.

[5]Zhou T, Zhang Y, Zhang Y, et al. Psychodermatology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in Chinese dermatologists: Results of a survey study. Dermatol Ther. 2021. 34(1): e14668.

[6]Reich A, Kwiatkowska D, Pacan P. Delusions of Parasitosis: An Update.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19. 9(4): 631-638.

[7]Haas NL, Nicholson A, Haas M. Delusional parasitosis as presenting symptom of occipital lob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m J Emerg Med. 2019. 37(10): 1990.e3-1990.e5.

[8]Campbell EH, Elston DM, Hawthorne JD,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elusional parasitos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9. 80(5): 1428-1434.

责任编辑:卡带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