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战争的巨大压力之下,往往能发挥参与方的最大智力与操作潜能,并人为创造出一些平时在军事演习中都很难见到的特殊战果。而一旦这些特殊战果能堆砌到一定的数量,那么往往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起到罕见的战略压制作用。比如在重型战争中,本来所谓完全弱势的一方,也是战略性被动防御的一方,在战前因为各种历史性的原因,再加上几年前自家主要港口基地的意外性丢失;其原本还有纸面上五六万吨的“海军”,在战前已经吨位归零了。也就是拿不出任何一艘吨位超过500吨级的正规水面舰艇参与实战,至于水下的潜艇力量更是从来就不存在。于是重型战争开战后,外界预计在海上肯定是彻底一边倒的惨淡局面。毕竟对手还有纸面总吨位在20万吨以上的正规舰队就摆在家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超过1.1万吨的大型导弹巡洋舰作为旗舰,另外还有十几艘随时可战的中大型水面舰艇也包括常规潜艇;另外还有陆基海军航空兵以及数量可观的中大型登陆舰艇。于是很多外界的中立观察方几乎一致的认为:这次战端一开,那么强势一方完全可以靠相对强大的水面力量,再加上潜艇与陆基航空兵,能够很快彻底切断弱势一方的所有临海港口与主要的对外航线。如果再坚决一点,甚至可以在原本就已经严重缩水的、弱势一方仅存的海岸线与主要港口直接登陆!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那么弱势一方极有可能由此彻底沦落为一个“内陆国”;也彻底断绝了外界通过海上对其提供各种交流与援助的主要通道。但是接近20个月的实战打下来,实际情况却与大多数所谓军事专家的预测完全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