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事件

11月16日,阿里巴巴遭遇2023年最灰暗和波诡云谲的一天。

在阿里披露三季报前的一小时内,美国证监会SEC披露的144文件显示,马云家族信托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分别将500万股阿里ADS转换为自由流通股票,拟于11月21日出售,涉及股票市值共8.707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云减持消息传出后,阿里盘前大跌5%。

不久,阿里披露了三季报,开盘股价跌幅进一步扩大至近10%,主因是阿里在短短半年之内,又一次改变了重点发展方向。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后,阿里和马云家族动作频频,而引发股市的动荡,说明马云和阿里巴巴在业内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毕竟曾经国内电商领域的一哥。

但是,为何股市和投资人这么不给面子?导致这么大的震荡?

单纯是,创始人的减持套现吗?

单纯是,阿里战略的调整吗?

单纯是,环境的重大改变吗?

等等

表象、趋势和本质等,都在这里面深度交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三言两语就能完全描述的。

新闻、财经、股民、商业、战略等视角,都只能勾勒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各有自己相对不同的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各有自己的言说,实乃正常,无需多讲。

但,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马云家族在这个敏感时刻减持,为什么阿里又要重新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不值得思考吗?

一叶落可知秋,永远是趋势变化的写照;

一鲸落万物生,也是时代和行业的反映。

“富”可敌国和“负”可敌国,上面、行业、社会和苍生等,都有很多的看法,对企业或个人而言的所谓百年基业,都很难很难,其他的就不费舌了,懂的都懂。

所以,上述事件,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

02.

失魂

几年前,自马云在上海外滩发言后,彼时马老师和阿里巴巴高调发声,欲撼动中国数千年的金融发展模式,在严重打脸各利益方之时,实际上,自己也是干着老祖宗留下的买卖,令很多人很反感。

虽然,搭上了所谓的高科技的车道、并借此来大讲故事,然而,做的业务与其他同行如出一辙——都是钱庄思维,和吃利差而已。

当时,马云,一路狂飙,总觉得自己插上了大数据的科技翅膀,就可以翱翔于内了。

波哥认为,实际上杰克马,也并未真正读懂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核心关系。

天地,永远是这个天地:

生意,也永远有其特定模式。

一个阿里、一个马老师,就能不在核心产业的三界外吗?

阿里和马云的失落,仅仅是趋势或ZZ环境的变化吗?

业内很多网友,把马云的故事乃是众多事故,跟ZZ扯上勾,在波哥看楼市看来,都显得很搞笑。

为何?

不要去掰扯什么士农工商,也不必讲什么西方经典的经济学,古往今来,钱庄或金融,其核心本质从来就没有变过——在一进一出之间才能实现其有效价值,皆为资本和人性的基本规律。

孙正义,为何投资马云?

难道是孙老板喝多了吗?

马云曾经重点孵化蚂蚁金服,难道他不知道世界经济运转的源头在哪里吗?

古话说,熙熙攘攘之中,皆为利来利往。

人世或商业之中,马老师和阿里巴巴,也只是一个时代的个体而已,不得核心规律之要略,只想多赚几个铜板而大放厥词,或挑战社会规律。

都死得很难看。

古代的范蠡、沈万三及和珅等,三者具体情况虽然各有差异,然而,最后都逃不过趋势的碾压。

阿里和马云事件,并无二况,曾经的成功也基本都是未来的严重束缚,人都有惯性和路径依赖,越成功越会陷入自我框定的迷局里。

经验主义害死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

可是,天地和世界的运行,是切切实实的客观存在,谁能阻挡大势之所趋。

阿里和马云等,都一样,其未来,都将深度依附于趋势的变化。

否则,只能鸡飞蛋打,看不到真切的未来。

沧海一黍,阿里和马云,皆为一朵浪花,时代、趋势和潮流急速更迭,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其价值终究有限,不可能只去利他。

这不符合自然与物理学的客观规律,也与社会学宗旨相距甚远。

说多了一点,抱歉。

马云上述事件,如果只从某一些角度来审视,都如雾里看花,各有各的道理。

但是,如果将之放在历史长河里来观察,业内很多说法,都显得似是而非。

诚然,每个人或媒体的价值取向不一样,在共同的事实之外,各人的观点有深有浅,对此,也不好说什么。

接下来,再说一下阿里巴巴和马云,早已失去魂魄的两个要点,如下:

◢其一,时空和产经急剧更迭,步伐凌乱

如上,马云淡出后,阿里的核心灵魂日益远行,下面那些兄弟或打工人,已经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浑厚信仰,也不断在别人的口水战中,感到迷惘,而迷失。

心中亦不断丧失了自己的坚守,眉宇和神情,在不断变化,就如同司机一样,缺乏靠谱的参照物后,很容易引发刮擦、不挂安全带等事情,事实上这些都是小事,但为何不断出现而被警察叔叔来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敲之下,就是车里的人和车,在导航和预警方面,已经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或没有大哥的呵斥了,以前或后来的小弟,都在放飞自我,而不断暴露出更多的细节性问题。

也即,企业灵魂的缺失,以前被重点约束的各类问题,就似乎死灰复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马云挂靴而去后,一直在国外滞留等,是反思和不能也。

并非马老师的内心想法。

整体来看,马云对阿里巴巴,犹如大神,一旦离散,这么多年来,其下面的信徒过惯了不甚想事的美好日子,在教主云游之后,一步步趋向平庸。

比如,张勇,把阿里搞得稀里哗啦的;

比如,双十一,在抖音直播、拼多多等电商的合围中,固守自我而自封,已然没有自己独特的进化能力了,被一众后起之秀猎杀。

因此,阿里和马云原先所讲的那些高科技大饼,被对手不断打脸,而慢慢流于平庸。

上述匆忙调整的战略,再怎么去折腾,其优势已经丧失殆尽,与产业的大趋势日行日远,即使马云大神回归,也难以有效鞭策阿里巴巴这匹大骆驼前行的步伐。

抖音和拼多多战略的成功,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吗?

已失先手,想后来再居上,马云即使再有一个脑袋,也皆不可能了。

故而,波哥看楼市,对阿里上述的新战略,认为其只剩下行尸走肉了。

魂魄已失,元神难附,丹田不守,外部寒气频频袭来,当下看来,犹如无头苍蝇,而四处碰壁。

近期,业内或众多官媒上的那些新闻事实,可充分见证这一点。

◢其二,马云家族,为什么此时来减持?

总体来看,就是运去英雄不自由。

马云不聪明吗?阿里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吗?

这些都经不起推敲。

没这么简单。

马上就要60岁的马云,他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传统吗?

近日,在面对众多质疑后,马老师好像也说了一句话——我也有家人和父母等。

这是什么意思?

表面来看,马老师的意思是,生意和生活要有非常清晰的界限,否则,两者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包括上述的减持,都是马老师从商业神坛回归生活本质的变化,“马已经服”,不是一句空话。

那些不服的人,诸如许家印、刘连珂等,都已进去踩缝纫机了。

从阿里到恒大,基本都是马云亲自经历的事情,曾经可呼风唤雨的自己和许老板等,在产业环境的快速转换下,原来心中的那些想法,已然不合时宜了。

天地转换之中,杰克马,早已看清了时代的变化。

合法合规摘取过去的果实,为自己和家人留下未来的绿荫,比能够赚多少钱更来得现实一点,不出事、有钱花和可以绵延家族,已然成为马云心中最大的问题。

曾经豪情万丈,欲以某一产业或企业来拿捏国家和产业,回过头来,马云已有深度的反省和认知。

在不撼动大局和根本的基础上,卖点股票赚点钱,也是合符相关要求的,也是个人和家族行为,毕竟,现在,阿里已逐步变成社会的了。

OK,有些话不太好说,此略。

业内和许多朋友,把马云家族减持一事解读得众说纷纭,马老师心想——庸人自扰之。

断、舍、离和取,如此而已。

11月17日晚,针对马云家族信托计划减持1000万股阿里巴巴创始人股份,阿云办公室律师回复称,“这次披露的出售计划是一个远期规划。马云坚定看好阿里,当前股价远低于阿里实际价值,仍会坚定持有阿里股票。”

字里行间和话外音,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呢?

03.

据“波哥看楼市”分析,针对近期业内,对马云家族减持等事情,视角和声量不一的各类评说等,波哥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如上,用我们自己的独立视角来分析了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阿里巴巴和马云,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有故事、及警示类话题等,其中囊括的要素很多,任何一鳞半爪的观察,容易把看客们带入误区,难得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天,从本质和规律层面做了一些阐述,不再人云亦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家之言,欢迎有其他观点的朋友,及时与我们友好交流,互相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