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百年征程的云南大学,一直在默默地为西南地区培养优秀人才。近些年来,云大却大胆提出了要创建西南最好的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种底气不仅来源于云大深厚的学术积淀,也来源于云大校长方精云的战略眼光。

2019年,方精云被云南省委聘为云大的校长,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方精云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工作多年,与云大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然而,作为一名在生态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有很高建树的学者,方精云的“特长”和“气质”与云大十分相投,被任命为云大校长,也在情理之中。

四年来,方精云兢兢业业,为云大提出和实施了多项针对性改革措施,推动云大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快速前进。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

国内生态学领军人物

国内生态学领军人物

时至今日,方精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前往日本信州大学留学的场景。那时候,刚刚从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由于成绩优异而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然而,这位国内的“高材生”,到了日本才发现,国内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前沿有着巨大的差距。方精云暗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才能,提升国家生物、生态学的科研水平。

在日本完成了硕士、博士的课程后,方精云马不停蹄地回到祖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启了自己真正的科研生涯。他不知疲倦地攀登科学的高峰,三十年如一日投身于生物多样性、植被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生态学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果。

作为一名生态学家,方精云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大自然这个“野外实验室”中,在野外考察中获得大量第一手珍贵数据。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方精云去过南北极地、8000以上高峰,足迹遍布国内几乎所有著名山峰、森林。他克服了野外生存的种种困难险阻,不畏惧高原反应,不后悔身体落下的旧疾,研究各地生态环境和碳循环,对祖国各地山川树林的生态环境了如指掌。

方精云在野外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精云在野外考察

作为生态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方精云承担了多个国际级、国家级重大课题的研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到科技部气候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他担任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责任。

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方精云建树无数。他发展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计量方法,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代谢理论,提出了“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极大地提升了国内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平。由他主导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而这只是他所获得的众多重量级大奖中的一个。

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方精云被多所顶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国家重点实验室聘为负责人,担任国家部委的专家顾问。2005年,方精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年仅46岁,这是对他在学术上所取得成就的集中肯定。

方精云在北极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精云在北极考察

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名师

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名师

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方精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着团队一起进军国际科技前沿。他很喜欢跟学生待在一起,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培养生态学的优秀新人。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多年的方精云,由于能力出众,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始了他与大学“携手共进”的新阶段

作为一名教授,方精云对待学生平易近人,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会谆谆善诱教导学生。他在北大独立讲授4门课,讲起专业课来便滔滔不绝,深入浅出,每次讲课前,都会更新讲义,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写进去。

在他的指导下,近百名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有2人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们当中有许多优秀学子都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彩,不少人成为“国家杰青”“优青”“青年千人”等拔尖人才。

北京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20多年,方精云从一名教授,成长为学校理学部副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同时还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他在学校、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展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

方精云曾经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习和访问,亲身体验过国外顶尖大学、实验室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使他受益匪浅。他把自己所看所感,糅合到北京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的管理中去。

担任在中科院植物所所长后,方精云便针对研究所实行针对性改革,从组织架构到人才人事,从评价体系到科研管理,进行了大量优化措施。短短数年时间,植物研究所焕然一新,成为中科院生命科学系统最好的研究所之一。

方精云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精云参加活动

云南大学掌门人

方精云在学术上和教学管理上的突出能力,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也正因如此,当云南省委省府想为云南大学物色合适的校长时,他们才会找到与云大几乎没有交集的方精云。

虽然方精云没有在云大任职过,但他也知道,云大的王牌学科为“生态学”“民族学”,这正是他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单凭这一点,方精云就和云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然而,云大作为一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他思量再三,接受了这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在任命大会上,方精云提出了要“希望把云南大学建设成为西部最好的大学”的目标。在他看来,如果云大能够坚持自己的特色,按照既定发展规划前进,通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是可以做到的。

方精云出席学术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精云出席学术活动

方精云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提出要把云大建设成为一所有“内涵”的大学。在他看来,“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仅有高楼和仪器,更应看重内涵,要能够培养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科研,还要服务社会。

方精云到任之后,以“双一流”为契机,带领云大实施了多项改革。一方面,云大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既引进也培养:引进各层次人才200余人,使学校的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达到72人;校内优化人才晋升空间,强化培养“东陆学者”等人才;

在学科建设方面,云大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提出了“一个引领”“两个第一”“三个中心”,即民族学要在国内民族问题研究领域占据“引领”地位;生态学、政治学要在国内稳居“第一”方阵;打造古生物研究中心、生命科学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等“三大中心”。

云南大学校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大学校内

以人才、学科建设为重点,最终都是要为了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服务,方精云要在云大,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治理体系,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和科研创造最优的沃土。

如今,云大在方精云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前进。期待在若干年以后,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