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三星跌倒,韩国急了?

今年的三星,过得十分艰难。

据KSB报道,今年前三季度,三星的半导体业务,已经亏损了约12.69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688亿元,同比暴跌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半导体产业寒冬面前,即使是身为领头羊的三星,也开始减产、涨价了。

01、另有布局还是陷入寒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认为,三星看似在亏损,实则是另有布局。

曾经,三星的每一次爆发式增长,都是因为早早在半导体产业进入周期性寒冬的时候提前布局,疯狂扩产。

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浪式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弯道快,才是快,正是这种“趁你病,要你命”的行为,才能更有效率地干掉对手。

最终三星成功渡过了难关更进一步,如2008年经济危机,三星就在2009年实现了弯道超车,以27%的销售额增长创下了增长纪录。

在2017年,三星半导体更是占据了全球45%的内存市场份额,拳打英特尔,脚踢苹果,一时风光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次时代变了,这一次的半导体行业寒冬和以往不同,另一股力量加入战场了。

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三星利润6402亿韩元,折合人民币35亿元,同比下降了95%。

此次财报一出,无数韩国网友恐慌,三星高层不得不终止计划,在压力之下出面表示:将会减产,而不是盲目扩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由于“后疫情时代”,千万人集体宅家的情况消失了,反之的是旅游业的大爆发和对电子产品需求的降低。

当然,这只是国内的情况,在国外,全球经济下行,全球半导体行业也不好过。

今年来,三星的主要收入存储业务,国际价格暴跌13%至18%,曾经被誉为电子圈理财产品的固态硬盘一下成为无人问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三星半导体库存已超过1800亿人民币。

但情况变了,在前三次的逆周期中,我国的企业要么生不逢时,要么刚刚学会三星的“逆周期打法”,逆势崛起。

但这次的半导体行业寒冬,我国企业加入竞争,三星想要通过行业“逆周期”实现增长,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半导体的两大板块:存储与液晶显示屏方面,都有了新的对手。

在存储方面,我国已经有了技术和全球巨头比肩的长江存储。

存储芯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闪存与显存。

闪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我们买一台电脑,都能看到对存储的介绍分为两个部分的。

如“16G+512G”,“16G”是内存,应用了显存芯片。

“256G”是外存,应用了闪存芯片。

内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闪存芯片领域,我们的王牌是长江存储。

在长江存储的威胁下,三星存储价格再也不能一言不合随意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都说长江存储一己之力打下全球存储芯片价格,但其实,在半导体领域寒冬中,长江存储也并不好过。

工厂机器不能随便停,可长江存储在国外被禁售,闪存芯片市场就那么大,长江存储库存却还在不断增加。

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内市场的闪存芯片因为巨大的供需不平衡,价格下降了近一半,应获得的利润也减少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参考我国“面板双雄”超越三星的过程,就能发现低价战略,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02、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偷师“行业逆周期”打法

在屏幕领域,京东方和TCL这两个国内“面板双雄”,也是三星的“好学生”,也都是学着三星的“逆周期”打法,成功让三星节节败退。

2000年,199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结束,韩国现代陷入危机,不得不对旗下业务有所取舍,想要卖掉面板业务—— BO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还是穷得叮当响的京东方,就想联合台企共同买下。

没想到台企也是个不怀好意的,背后做小动作,将京东方的信息提供给了现代。

韩国现代却只想甩掉这个烫手山芋,懒得管那么多,又转手将台企的告密行动告诉了京东方,这次的收购方案不欢而散。

最终还是京东方以5折以下的价格吃下了BOE,拿下了液晶面板第5代生产线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的京东方,还在吃不懂“行业周期”的亏,刚刚扩产5代线,就碰上了行业逆周期,2005—2006年,两年巨亏33亿。

这背后也有部分企业在作怪,三星、LG、奇美电子、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这些韩国、台湾地区企业联合起来操纵面板价格,狠狠套路了一波京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在2008年的半导体行业寒冬之时,台湾面板企业积攒了巨大库存,可即使降价都没有外国公司愿意购买。

内陆的几家彩电公司,包括TCL,便集体去台湾企业采购面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价格谈好了,外国企业勾勾手指,台企们就毫不犹豫地撕毁了条约。

所以,可能也是发现了“行业逆周期”的规律,为了突破技术封锁,在2009年,深圳Z府搞了一个“聚龙计划”,准备“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计划有京东方和 TCL等多家公司联手,准备共同打造面板的第6.5代生产线。

但日本公司夏普却不愿意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哄骗称会在我国建7.5代线生产线,不需要什么“聚龙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任外国公司,果然就会倒霉。

夏普破坏了“聚龙计划”,转头就给自家建设了第8代生产线。

在我国到处“行骗”的夏普最终不再被信任,建设6.5代线的进度也被拖慢了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夏普的捣乱不过是是缓兵之计,2009年,京东方和致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合肥市Z府签订了6代生产线的建设合同。

同年,北京Z府联合京东方,一方出资金一方出技术,开始了8.5代生产线的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没有过去,面板产业还在下滑。

在这场“逆周期”之争中,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日本的夏普,我国的京东方和TCL,都在顶着亏损争先恐后地搞研发,就想着率先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这次的“逆周期之争”中,京东方和TCL都各自有了突破。

2009年, TCL与深圳Z府合伙注资,共同投入245亿元建设自己的面板工厂。

Mini LED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恰逢台湾富士康与一家面板厂合并,不少人才流失,抓住了抢人才的机会。

这招三星也曾用过。

曾经,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在日本,可就在20世纪末的行业寒冬里,日本人才也因为公司亏损惨遭裁员,被三星收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对这些被自己淘汰掉的员工另寻谋生之路颇有微辞,表示等自己收购了TCL之后,就要把这些员工开掉。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TCL公司的 LCD显示屏于2010年投入生产,并于同年开始扭亏为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中国企业参与的面板行业周期,就此有了改变。

曾经,半导体企业在行业逆周期拼死研发,也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等行业上升之时,能够通过涨价产品获得更多利润。

可国产面板双雄在研发上的投资超过5800亿,巨大的投入直接砸平了面板行业的周期,让价格再也没有了忽上忽下的惊心动魄。

有了国产面板企业参与的行业周期价格变得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就连三星自身的LCD面板,大半都要依靠大陆供应商,在2022年6月份停产LCD面板,只专注OLED屏幕。

TCL的OLED屏幕也走进了三星手机的供应链集团,让三星都不得不“真香”。

如今的存储行业,可能就像2009年时的面板行业,长江存储能否一举成为行业顶流,成败在此一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三星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也在见招拆招,它的解决方法就是开辟新的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不过我还跑还不行?不跟你竞争不就行了?这或许是三星的想法。

这一次的三星,选择扩产HBM,也就是高带宽存储器,一个我国企业尚未突破的领域。

据传,三星已经投入了105亿韩元用于生产线建设,还将投资7000亿—1万亿韩元,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9.05亿元—55.5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个领域虽然市占率是韩国企业优先,但在技术上领跑的,其实是美国的美光科技,推进到了HBM第4代。

而三星的HBM3还未发布,只是有消息称三星已经把自家产的HBM3拿给客户看了,2024年有望突破HBM4。

HBM的主要应用领域就是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按照设想,未来或许能够解决AI算力的高性能的计算需求。

三星自研AI产品Gaus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目前的HBM技术仍然是起步阶段,想要完全实现应用,仍然要走很长的路。

2022年,三星在HBM领域就占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另50%则是韩国的SK海力士,这又是一个韩国企业制霸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企业也在发力,这一次,出场的是合肥的长鑫存储。

前文提到存储芯片有两个领域,一个是闪存,一个是显存。

长江存储攻克了闪存芯片,长鑫存储的核心业务则是显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近期,遵循“行业逆周期”的经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向长鑫定向增资390亿元,显然对长鑫存储寄予厚望。

有消息称,长鑫存储也在布局HBM,有望在4年内等到产品上市。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相信我们的企业能够早日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

三星巨亏背后的一系列明争暗斗,似乎也暗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似乎又将迎来中心转移。

今年前三季度,韩国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贸易顺差为113亿美元,相较2022年同期下降103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影响了韩国对华连续5个月的贸易逆差。

另一边,我国前三季度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逆差为922亿元,与韩国的差距在一步步减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5-2025)》发布,深刻探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问题。

《纲要》表示,要在2020年实现16/14纳米制造工艺的规模量产,2030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而2020年10月,华为Mate 40发布,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成为全球首款5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表明实践远比计划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些国家的阻挠,也迫使我们建设更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让某神秘公司实现了光刻机技术的量产。

在半导体行业,注定有不少人不乐于看见我们的崛起。

不止全民有目共睹的华为,在某实体清单中,我们的企业上榜得越来越多。

再现无理打压!又有13家中企被美列入“实体清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今年10月,我国共有130家企业仍在未核实清单中,747家企业或机构上了BIS实体清单,103家企业在CMCC清单中,125家企业在NS-CMIC清单中。

上了这个名单并非全是坏处,如造显卡的摩尔线程,不少人觉曾以为这是骗补贴的企业,可上了名单后,无人质疑摩尔线程的实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以上受外交管控、被质疑涉军的相关清单,还有有关“新疆棉”等的29家中国企业在UFLPA实体列表中。

可见,某些国家亡我之心不死。

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

相信我国的半导体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也相信能够按照《纲要》所规划的,最终达到遥遥领先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对三星前三季度半导体部分巨亏688亿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