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标准的局域网。

本文字数: 3045,阅读时长大约: 4分钟

https://linux.cn/article-16396-1.html
作者:Joanna Goodrich
译者:ChatGPT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标准的局域网。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www.xerox.comspectrum.ieee.org(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创新无数,诞生了诸如 spectrum.ieee.org(Alto Computer)(最早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及首台激光打印机等多项开创性计算机技术。

同时,PARC 也因发明 ethw.org(Ethernet) 技术而闻名,这项技术允许高速数据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传输。以太网已经成为全球标准的有线局域网,并在企业和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以太网在诞生五十年后的今年,它被授予了 ieeemilestones.ethw.org(IEEE Milestone) 称号。

连接 PARC 的 Alto 计算机

以太网的开发始于 1973 年。当时,amturing.acm.org 在设计阿尔托计算机,他设想了一个网络,能让阿尔托计算机与激光打印机、PARC 的 ethw.org 网关,以及其他阿尔托计算机进行通信。于是,PARC 的研究员、IEEE 会士 ethw.org 接下了这项技术挑战。不久后,计算机科学家 ethw.org 也加入到了 Metcalfe 的团队中。

对 Metcalfe 和 Boggs 来说,他们有两个目标:一是网络必须足够快,以支持他们的激光打印机;二是网络必须能在同一栋建筑内连接数百台计算机。

以太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 www.hawaii.edu 的 spectrum.ieee.org(Additive Links On-line Hawaii Area network)(ALOHAnet),这是一种基于无线电的系统。计算机一旦有信息需要发送,就会立即通过一个共享通道进行传输,这个数据包的前栏会注明接收者的地址。若两个信息包发生冲突,发送的计算机会暂停一段随机的时间间隔后重试。

Metcalfe 在一封现在已 ieeemilestones.ethw.org 中,向同事们提出了他的提案,早期的时候它被称为“阿尔托 Aloha 网络(Alto Aloha Network)”。他提出,使用同轴电缆而不是无线电波可以让数据传输更快,并减少干扰。电缆的使用也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不关闭整个系统的情况下,随时加入或退出网络。Metcalfe 在 2004 年接受 www.ieee.org(IEEE History Center) 的 ethw.org 访谈时如是说。

Metcalfe 说:“有一种名为有线电视 压接器(tap) 的设备,可以在不割断同轴电缆的情况下,接入电缆信号。因此,[Boggs 和我]选择了同轴电缆作为我们的通信手段。在这封备忘录之中,我描述了以太网的运作原理——它是非常分布式的,没有中心控制,只是一个单一的‘以太(Ether)’片段。”

1973 年,Metcalfe 和 Boggs 设计了今日我们所说的以太网的最初版本。它最初的传输速率达到了 2.94 Mbps,“速度足够快,可以供给激光打印机,而且容易通过同轴电缆发送,”Metcalfe 对 IEEE 历史中心说。

一根粗细为 9.5 毫米、质地坚硬的同轴电缆被铺设在 PARC 大楼的走廊中央。这条长达 500 米的电缆上,通过所谓的 “吸血鬼压接(Vampire Tap)”(即 N 连接器(N connector))连接了 100 个收发信节点。这些压接有一个坚硬外壳,它们通过两个类似探针的器件“咬”穿电缆的外绝缘体,接触到了电缆的铜芯。这么一来,在不影响现有连接活跃状态的情况下,就可以增加新的节点。

每个 “吸血鬼压接” 内部都装配了一个 D 型连接器插口,由配对的九个插脚和九个插槽的插头插座组成。这些插座使得阿尔托算机、打印机以及文件服务器能连接到网络上。

为了让这些设备进行交流,Metcalfe 和 Boggs 创建了最早的高速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 —— 这是一块插在计算机主板上的电路板。它包含了现在我们所说的以太网端口。

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系统可以支持任何电脑,研究人员将最初的名字,“阿尔托 Aloha 网络(Alto Aloha Network)”,更改为了 “以太网(Ethernet)”。这个新名字反映了 Thacker 早期的一种观点,他说,同轴电缆其实就是“被困的以太”。PARC 的研究员 amturing.acm.org 曾 spectrum.ieee.org 起这一点。

Metcalfe、Boggs、Thacker 以及 amturing.acm.org 在 1978 年因他们的发明获得了美国专利。

他们继续完善这项技术,并终于在 1980 年,PARC 推出了速度为 10 Mb/s 的以太网。根据这份 IEEE 里程碑奖项的描述,这一更新是与英特尔和 en.wikipedia.org(Digital Equipment Corp.)(DEC)的研究员共同进行的,旨在为全行业创造出一种通用的以太网版本。

接纳为 IEEE 标准

以太网自 1980 年开始商业化后,其快速地演化成为整个行业的局域网标准。为了向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技术的框架,grouper.ieee.org 在 1983 年 6 月将以太网正式定为标准。

目前,www.ieee802.org 系列已经包含了 67 项已发布的标准,并且还有 49 个项目正在进行中。该委员会和全球各地的标准机构合作,将部分 IEEE 802 标准发布为国际指导准则。

在 PARC 设施外,有一块表彰这项技术的铭牌。其内容如下:

以太网有线局域网起源于 1973 年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PARC),其灵感源自于 ALOHAnet 数据包无线电网络和 ARPANET。施乐、DEC 和英特尔在 1980 年一起发布了一项针对通过同轴电缆的 10 Mbps 以太网的规范,这就成为了 IEEE 802.3-1985 标准。随后该标准进行了增强,提供了更高的速度,支持双绞线、光纤和无线媒介后,以太网在全球的家庭、商业、工业和学术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

由 IEEE 历史中心管理并得到 www.ieeefoundation.org 的 IEEE 里程碑项目,专门表彰全球各地的杰出技术进步。

ieeescv.org 赞助了这项提名。该捐赠仪式将于 5 月 18 日在 PARC 设施举行。

(题图:MJ/55dfc9c2-7aaa-447b-9897-8dbb49cdfbcf)

via:

作者: 译者: 校对:

欢迎遵照 CC-BY-SA 协议规定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留言 “ 转载:公众号名称”,

我们将为您添加白名单,授权“ 转载文章时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