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代甜品天王落幕了,属于80、90后几代人的港式甜品启蒙记忆也随之终结了。

你有多久没吃过许留山了?

这个港式糖水店的祖师爷,如今在甜品界已经悄然退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门店超300家,更是香港的文化名片,现已成为时代的眼泪。

许留山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的门店已经全部关闭了,目前全国仅剩不到5家门店在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仅存的门店都是些加盟店,不出意外,这些店也会陆陆续续走向终点。

其实,早在两年前,许留山在其大本营香港就因为欠租被债主勒令清盘,同时也关闭了它在香港的最后一家门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只开在高档商场里的许留山,是学生时代遥不可及的甜品美食。

一碗杨枝甘露,一个芒果班戟,是很多人对许留山的“初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广东孩子的童年,更是少不了一碗“许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学生时代,吃不起。现在长大工作有钱,却吃不到了。

许留山不在了,连同一起落寞的还有我们的青春记忆。

不禁让人好奇,这家60多年的老字号糖水店,为何沦落至此?是港式糖水不再受欢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一台手推车推出来的一代甜品天王

其实,许留山最初并不是卖糖水起家的,而是卖古方龟苓膏和凉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创始人许慈玉秉承先父“许留山”之名,在香港元朗街头推着手推车沿街叫卖古方龟苓膏和各式凉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岭南地区湿热,一向有喝凉茶以驱暑热的习惯。

由于凉茶比较苦,而龟苓膏可以搭配蜂蜜或者炼奶一起食用,不仅可以获得与凉茶同样的功效,而且更加美味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也就是当时60年代香港糖水的雏形。

经过了十年的打拼,许慈玉终于攒下了一笔钱,于是他把手推车的生意做成了一家凉茶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是最初的“许留山”,在没倒闭前的一些香港老店里还可以看到鎏金的凉茶鼎。

后来,随着香港街头的凉茶铺越来越多,竞争变大了,仅靠凉茶和龟苓膏这两个单品也让顾客进入了“疲倦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慈玉就开始考虑产品革新,衍生新式的凉茶事业。

于是,他在卖凉茶的同时还兼售了椰汁、糖不甩、果冻、葡萄糕等甜品小吃,在此期间开始逐渐将传统的茶水铺转型甜品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真正让许留山的名号一炮打响的是其在1992年推出的“芒果西米露”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创的“芒果西米露”单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爆款,风靡了整个香港。

那时候的“芒果西米露”不亚于现在的“生椰拿铁”,是妥妥的甜品界流量担当,也因此奠定了许留山作为“港式鲜果甜品店”的专属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芒果甜品也成为了许留山的重要标签,之后相继推出的关于芒果的创新品类就有多达200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后进场的鲜芋仙和满记甜品的芒果类产品,都是被许留山玩剩下的。

在那个甜品款式老套的时代里,许留山用新鲜水果创新搭配出了各式各样的甜品,又好看又好吃,一下子赚足了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许留山就迅速征服了香港市场,开启了扩张道路,巅峰期在香港有55家门店,遍布大街小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在香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香港什么山最多,许留山。”

许留山在其简介里也是介绍自己是一路见证了香港的时代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0年,许留山又推出了新品——杯装鲜果爽特饮,使其热度进一步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许留山也已经成为了香港文化的重要符号,不少去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必须要去的景点少不了“许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也时常会出现在香港的影视和歌曲里,比如Twins的歌曲《友谊第一》,以及电影《小亲亲》里,都出现了许留山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亲亲》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不满足于香港市场的许留山,于2004年进入了内地市场,以广州和上海为据点进行全国辐射。

当时内地的甜饮品市场,都是以一大堆添加剂冲泡的奶茶为主,根本没有品质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留山主打的鲜果甜品进入内地市场后,可谓是对劣质奶茶的降维打击,一下子打破了大家传统的认知。

凭借着在香港的知名度和创新的鲜果甜品,许留山迅速就俘获了内地消费者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那个均价5、6元奶茶的时代,许留山一款单品至少要几十元,所以,其一度成为了大家学生时代的奢侈代名词。

后来,许留山更是直接把扩张的步伐拓展至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甜品界龙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以为这么发展下去,许留山有机会成为百年企业。

然而,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野心过大,三度卖身,港式甜品大败退

经历了无限高光时刻的许留山,在2015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这一切都源于许留山野心太大,扩张战略失误。

2009年,许留山为了打开海外市场,把自己的所有权股卖给了马来西亚的投资公司Navis Capit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5年,黄记煌品牌旗下的母公司煌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又以5亿港元从Navis Capital手里收购了许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一年,新式茶饮品牌也开始集中爆发。

喜茶、奈雪、茶颜悦色和乐乐茶都在这个阶段崛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式茶饮品牌开始冲击许留山这一类的港式糖水甜品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一直做加盟模式的煌天国际,也开始让一直保留传统直营模式的许留山开放了加盟。

结果因为门店扩张太快,管理跟不上,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问题频发,品牌投诉颇多,危机不断。

2015年开始,许留山直营店的单店日销售额就逐年下降,从6576元将至2017年的631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盟店的日子更不好过,单店日销售额从2016年的5145元跌至2017年的4567元,均呈一路下滑趋势。

内忧外患之下,到了2019年,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宣布收购黄记煌许留山再次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时间,三度易主,管理层频繁变动,这也对公司的经营策略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许留山迈入了资本市场,看似风光,实则失去了自主生存的能力,背靠资本,只留下了一个老字号的“壳”,品牌价值流失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引发的一系列消费涉诉问题,许留山可谓是“晚节不保”。

而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喜茶的崛起更是给了许留山一记重击。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来看,2017年是新茶饮开始风靡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鲜果甜品被各类奶茶和果茶替代,以往只在糖水店存在的杨枝甘露更是广泛见于各个奶茶店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三五好友小聚的形式也变成了即拿即走、边走边喝。

新式茶饮成为年轻人新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性价比上,许留山更是完全被碾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辄三四十元,最高的近六十元一份甜品,直接劝退了很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杨枝甘露,喜茶只卖18元一杯,古茗17元一杯,而许留山一杯杨枝甘露33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在价格上,许留山毫无优势。

“又贵又难吃”“份量越来越少”也成为了许留山常见的差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奶茶中的小料越放越多,其中更像是另外一种糖水的呈现形式。

所以,与其说糖水这个品类不吃香了,不如说它只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成为了当下消费者热衷的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被百胜收购后的许留山,也没有挽回许留山的颓势。

2020年3月,许留山香港公司被爆出拖欠租金的丑闻,其在香港的分店被多名业主追讨店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许留山就发表了动态,自嘲“这可能是许留山60年以来最火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黑归自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留山的颓势已无法挽救。

层层压力之下,许留山实在无力招架,最终在2021年5月26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布清盘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的11月末,许留山关闭了其在香港的最后一家门店,撤出了它的发家地和大本营。

而后,这股闭店风波也延伸至了内地。

一代甜品天王,就此落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许留山,留不住年轻人的心

许留山的式微,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它的创新、升级、产品迭代速度都赶不上中国消费升级的速度。

不仅仅是新式茶饮品牌的冲击,这几年层出不穷的烘焙新品牌,更瓜分了不少许留山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留山引以为傲的班戟、布丁、糯米糍产品,在任何一家烘焙店里都可以买到仅有许留山价格一半的同类产品。

而且许留山的定位其实很尴尬,产品价格高,用户体验却没匹配到位产品创新也跟不上年轻人喜新厌旧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许留山也曾做出过改变,在2020年的时候推出了一款油柑口味的产品,但是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21年初,奈雪的茶把这个油柑品类带火了,席卷了整个茶饮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留山也不像那些新茶饮品牌一样,会整花活,比如联名、包装、推新等,而是一直活在传统老旧的管理方式里,没有切入当下的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致许留山不能够和消费者建立很好的黏性。

所以,倒闭也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在内卷的赛道里,唯有革新求变,顺应时代,才不会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留山,只能说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剩下的只有情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留山您吃过吗?对于曾经的港式糖水店跌落神坛,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