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没有看过原著;《饥饿游戏》三部曲是很久以前看的了,具体情节差不多都已忘记;《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因为迟到了一刻钟,以下仅仅代表个人的片面观影体验,欢迎理性探讨与纠正。(一般迟到观看的电影个人都会再重刷一遍的,但这部影片真的无法吸引我再往返影院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整部《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感觉它并不是什么“绝境求生”的生存游戏,而是一部男主黑化恶魔的成长故事。其实它作为一部《饥饿游戏》三部曲的前传作品,本可以有很精彩的呈现,结果却很烂。至少就我个人而言。这种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节单薄、男主以外几乎全工具人、演员演技不够成熟甚至与角色人设背道而驰。除了男主,影片的整体角色塑造都过于扁平化、单一化。他们没有自己的角色故事、人设呈现与成长轨迹,更别说各种关键性的高光时刻。以瑞秋·齐格勒饰演的女主和彼特·丁拉基饰演的校长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主的工具人形象主要体现在没有太多人物主动性,且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单薄形象:大胆、直率、重情重义、歌唱Diva,其他更深层次的性格、情感、故事都鲜少呈现。除了竞技场中按照男主规划行动、竞技场外唱歌与男主谈恋爱,女主并没有做什么太多主动选择,并引发什么转折性结果。

加之饰演女主的演员演技不够准确,更是削弱了女主的角色魅力。通过影片能看出演员在用力塑造女主的倔强、不羁与独特,眼神动作都充满野心,感觉她会在下一秒,至少在某一个时刻,背叛男主的信任与感情。但看过整部影片会发现,女主几乎可以算作一个小白花,而非有城府、有谋略的狠角色。影片中也并没有人设的逆转与角色成长,有的只是与人设不协调甚至背离的演技发挥。

虽然影片时长够多,但是对于男主之外的角色刻画好像都极其吝啬,让演员们几乎没有太多发挥与角色塑造空间。这也导致了《权力的游戏》中魅力无限的“小恶魔”在影片中成了一个随时让人出戏的工具人。彼特·丁拉基饰演的校长,从影片结局看,应该是一个可以洞察人心,看透男主本质且深谋远虑的偏正面形象。可是影片结局之前的情节传递的完全相反:一个依仗权势动辄挖苦、威胁男主,且阻碍男主获得奖学金的讨厌鬼。

其次,有足够的故事时长,却没有明确勾勒出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虚构的。要知道,作为一部全球上映的影片,并不是所有观众都看过原著,且对原著中的世界体系了如指掌。作为一部前传作品,它有责任对影片中的虚构世界做一个相对清晰的塑造,比如那个世界的运行体系与生存法则,不同阵营、阶层的角色们有怎样的特色、区别、三观,以及整个影片故事与《饥饿游戏》三部曲的关联等都鲜少涉及,这对于前传电影而言是不可原谅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整部影片就像一部围绕男主拍摄的冗长Volg。说实话,饰演男主的汤姆·布莱斯有一个让人容易记住的形象。影片中的很多演绎与发挥也相对可以,问题在于:整部影片没有丰富的情节设计与逻辑安排,也没有复杂的角色关系与互动冲突,单纯拍成了一个拥有良知的少年因为经历了一些预料之外的沉重打击,直接黑化成恶魔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影片主题以及主角塑造是反常规的负面教材。因为它用了一个超长篇幅讲述了一个恶魔是如何炼成的故事。其实即便是恶魔,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不乏塑造得很有魅力的角色,但这部影片中的恶魔的属性却决定了很多观众无法共情。毕竟去共情一个会奴役、压迫、屠杀其他人类的恶魔本身就是反常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而言,在个人的观影体验中,这部影片不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