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降息、取消限购、降低首付、取消限价后,针对房价涨跌,争议颇大:

1、随着取消限购、限价、降息、降首付等利好后,楼市宽松已超2015年,成效如何?

2、年底了,抄底时机何时出现?一二手房是否着急出售,回笼资金?

3、福州土拍回暖,溢价率飙升;厦门今年土拍数量减少,岛外为何迟迟才出核心地块?会再次引发供求失衡?

一、看空派

1、房企凛冬:不少房企虽然还没彻底出局,但寒冬凛冽,依旧不好过;

2、未来人口:城市化率接近尾声,未来小学生数量骤减,老龄化,没有接盘侠,谁买谁傻;

3、空置率高:空房过多,将来,人均可以从父辈、祖辈继承2-4套房;

4、收入与价格:年轻人观念改变或者买不起;

二、看多派

1、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物价都在上涨,作为商品的房,何愁不涨;

2、决策者:他们都是有房者,既得利益者,会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3、存款余额: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很难,但是对比5年前,大多数人卡内余额至少比5年前增加50%以上,口是心非;

4、品质升级:房企出清,虽然不少私企出局,但是行业标准提高了,近年交付的品质、设计风格、绿化,虽然众口难调,但对比之前老破小,肉眼可见品质提升。

这是目前楼市当中,看涨、看跌两个阵营的主要分歧点。

总结两种观点,涉及:供求、金融价值、市场预期。

如果之前经常阅读本号的粉丝就知晓,本号既不主张唱空也不盲目唱多,认为涨跌都是“波浪线”、阶段性无限反转、具有周期性。

1、楼市需求≠人口≠小学生新增人数

决定购买力的,不是简单的人口多少,而是负债能力。

楼市需求≈居民负债能力。

经济上升周期,各行业都欣欣向荣,经济活跃,居民对于未来收入乐观,负债的意愿、能力较高;反之,意愿、能力较低。

是否发现,今年的利好瞄准了置换改善人群?首付比例下调、利率下调,外地入市门槛降低。

2、购买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买力不应单单看小学生新增人数,更应该看高校入学人数、毕业人数,由毕业生人数可见,近年高考、录取人数均在增加,这群人才是未来5-10年的购房群体。

小学生至少20年后才会考虑买房吧?购买力更多看收入中位数,非平均数

3、供应减少:

土拍减少、开工项目减少、新盘数量骤减。

现在各板块土拍节奏出现一个情况:该小板块内新盘卖得差不多了,才继续供地,按照需求量来供应。

也就是说,各地的土拍供应量在逐年减少,而且已经处于历史低位。

近一周,厦门各新盘的备案成交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当下的楼市回暖方案出台,更多是在成交量上面,量在价前,目前所有的利好针对的都是交易量,而非刺激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